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86章 家庭矛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家庭矛盾(2 / 7)

那条件也不错了!他还可以和首都招待所的单人间对比一下。

回头四合院的民宿,就准备对这两处都参考一下。价格嘛,就在他住过的首都招待所的基础上翻成两倍。一间屋子四块钱,每个房间上限是两个。那里两进院落毕竟是价值近十万,而且都用的好木料,适当溢价也是应该的。

只要每天入住率有七成,有十八间住满人。一个月也能因此增加两千出头的收入。算上寒暑假客流量大,一年该是有三万收入。

需要的人力成本不高,打扫卫生一个人就好。床单、被套哪怕每天一换,有洗衣机呢。他爸就负责收钱和办理入住、退房。

到时候他们硬件强大、服务也好,生意应该是比如今国营的招待所好的。不算房子的损耗,利润应该有两万以上。

眼前的锦江饭店,董女士在解放后就上交了国家,如今是国营的。方明澈出示了华侨的那张介绍信,顺利带着女儿进去。如今华侨回国,是处处有优待的。他懒得去和人排队。

他们爷俩午后起飞的,这会儿也差不多是晚饭饭点了。

董竹君前夫是四川人,辛亥革命元老。当过四川军政府副都督和蜀军总司令。董女士跟随他在四川住过多年,锦江饭店最初就是做川菜的饭馆。

所以,饭菜挺合他们父女口味的。嗯,这里头肯定不止一个餐馆了,他们就打听之后奔着川菜馆去的。

颜颜的胳膊只要不幅度的抬起,这会儿都还好。吃饭不成问题。

“爸爸,好吃呢!”小丫头吃得眉眼弯弯的。

说起来颜颜跟着吃过军区小灶、beijing饭店的自助餐,还有不少百年老店,舌头也是让养得很刁了。她能有这个表现,足证锦江饭店的饭菜口味是极好的。

“那当然。当年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就是在锦江饭店举办的国宴招待他。这儿的饭菜水平能差了?所以爸爸才打车都要特地带你来尝尝啊。”

当初上海滩的杜月笙、杨虎等人也都是锦江饭店的常客来着。

父女俩美美的吃了一顿,歇了会儿结账。然后在锦江饭店参观、拍照。

方明澈给女儿讲了讲这里头的历史。眼看着天色要黑了,这才出去再打车前往外滩。

这会儿还没有东方明珠塔呢,陆家嘴也还被叫成烂泥渡,肯定没有灯光秀。但黄浦江西面的老建筑开了灯也挺有看头。

浦东开发还有九年,有机会参与的!

那会儿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老上海人,估计后来肠子都悔青了吧。所以,都得跟着国家政策走啊。

父女俩在车上看了看夜景。进招待所安顿下来,打过报平安的电话就洗洗睡了。还要住几天的,明晚吃了晚饭再散步去看。

临睡前方明澈又给颜颜热敷了一次,第二天早起她说比昨天好多了。

父女俩下楼去吃生煎包,然后坐电车前往新天地去看一大会址。哦,现在还叫石库门。方明澈中午就和老王介绍的熟人约在这附近。

上海的电车很发达的,而且已经修好了第一条穿黄浦江的隧道。单程票价一毛五,颜颜不要票,就坐在爸爸腿上。

很多上海居民是拿的月票,据说是每月七块五的价格。上海的无轨电车遍布全市,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无轨电车网。交通出行还是很便利的。昨天他们是为了节省时间,而且坐了飞机有些疲惫才打车的。

如今跟招待所工作人员一打听,就知道怎么坐车了。自然就不用再打车。

颜颜小声同爸爸道:“我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上海话,外地人是不大好懂。”

“会影响生意么?”

颜颜挺爱操心的,生意好才有好日子过嘛。就连弟弟喝的奶粉也得做生意赚到钱钱,才能去友谊商店想买就买。要不然,供销社的奶粉又要奶粉票,还经常断货(内部人员就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