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要在这里开店做生意,还是最辛苦的食肆,为何会那样冷言冷语。
她的心情有些复杂。
难怪世人常说,“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
王婆婆的劝说,是因为她的经历,不希望自己这个外来的女娘经历自己亲女经历过的一切。至少,对方并不是在嫌弃自己,这一点,就已经让明令宜很满足。
她跟王婆婆也只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因缘际会,成了隔壁的邻居。当时对王婆婆而言,她也不过是陌生人,能让后者顶着惹人烦的后果劝退自己开店,未尝也不是一种好意。
恰好这种陌生人的善意,是世间难得的。
哪怕真心掩埋在有些难以令人理解的言词之下。
“也不是你们想的那么难。”明令宜忽然开口说。
从前有人替她办事,无非是占了“权”,但这世间,除了权者,更多的是寻常普通的百姓。从前有权,但如今“人”也未尝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明令宜:“怀德坊的街坊邻居众多,大家都去打听打听,我们人多势众,未尝不能打听出来点什么。”天下消息皆是这般,上位者有上位者的法子,民间百姓也有自己的渠道。
小春:“对啊!这柳府总是要用下人的,出门采买的总能带出来一两句消息。现在这柳夫人也是有亲朋友好友的,只要想打听,零零碎碎的消息就能汇总。”
明令宜笑了笑,“正是如此。”
这打听消息的事,她们也不用刻意走一遭拜托周围的邻居,反正小春每日都要去医馆送饭,到时候提两句,大家自然会互相通一通消息。
明令宜原本以为是要花个十来日的时间,才能打听出来。没想到,两日后,她就打听到了结果。原来这柳员外当初就将自己那远房表妹养在了杏花胡同里,那边周围有不少暗娼,往来的人三教九流的都不少,人员混杂,倒是有些聪明。
周围的人流动性很大,想要关注到柳员外的表妹的院子,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