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石头墩子空着。”
刘三和王二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后,手里的符纸被风吹得簌簌响。
刘三看看太阳,简直就想骂人,这才刚半响午,你就开始做饭,能不能找个好的理由。
看看正在缝东西的贾张氏,刘三本不想去问,但是她那样子,看着就像有钱的家庭,于是忍着不爽,走了过去。
两人还没有开口,贾张氏就期待的问道:“你们回去商量好没有,能不能发粮食?要是粮食不够,给钱也行!”
“多少钱?”张二下意识的问道。
“五块十块的都可以!”贾张氏咧嘴笑道。
刘三差点气晕了,没想到平时机灵的徒弟,今天居然被一个胖女人带进沟里,忍不住拍了一巴掌。“啪!”
“大嫂,您忙,我还要去后院送福音!”
张二摸摸后脑勺,就想跟了上去。
“没钱把这符给我吧!”贾张氏眼疾手快,把张二手里的符纸藻了过去。
张二想要回来,又见师傅走远,为难了一下,急忙追了上去。
“哼!留着引火!这点手段,也在老娘面前卖弄!!”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贾张氏冷哼一声说道。“我们要不要去后院盯着一点?”王翠兰走到贾张氏旁边,有些担心的问道。
“不去,老太太在后院,谁能占她的便宜。”贾张氏摇摇头说道。
王翠兰一愣,想想聋老太的手段,也就放下心来。
后院人有三个人,一个在屋檐下糊火柴盒,那人肯定很穷,刘三直接略过;一人在晒衣服,正拿着棍子抽打棉衣,尘土飞扬的,刘三也不想过去,他把目光落在一个晒太阳的老太婆身上。
“老太太!您喝了吗?”这种一看就有钱的老太太,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忽悠对象,刘三眼睛一亮,凑上去一句话脱口而出。
很多人都知道,老四九城人喜欢问一句“您吃了吗?”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东城区更喜欢说“您喝了吗?”
四九城素有“渴不死东城,饿不死西城”的说法,意思是东城人有早上喝茶的习惯,见面常问“喝了吗您呢”,而西城人则多问“吃了吗您呢”。
“哦!你要请老太太我喝茶啊!”老太太乐呵呵的抬头问道。
“呵呵!也行啊!您要喝茶,我就请您!”刘三恨不得给自己一嘴巴,不过话都说出来了,当然不好改口,只能接下去,好在这老太太看穿着,就不是一般家庭,能掏出来钱。
“喝茶就不去了,你要想孝敬老太太,就买一些稻香村的豌豆黄,我就喜欢这一口。”聋老太乐呵呵的说道。
“下次,下次一定给您带!”刘三忙不迭的答应。
“不用下次,现在就去吧,老太我等着呢!”聋老太摆摆手道。
单单是气势这一块,老太婆就拿捏得很到位,虽然声音不大,却给刘三不小压力。
“太太您一个人在家吗?”刘三想要岔开话题,看了看左右问道。
“三斤桂花糕?我吃不完,有一斤就行!”聋老太侧着耳朵问道。
刘三一愣,暗自想道:“这老太婆耳朵不好使?”
“我是说您一个人在家吗?”刘三凑上去提高声音问道。
“那么大声干嘛?老太婆我听得到。”聋老太眉头一皱,微微后仰,不悦的说道。
“泥马!”
与耳背的人聊过天的都知道,关系亲近就有些让人想笑,关系不亲近就有些搞心态。
这不是对聋老年人有歧视,而是一种自然反应。
刘三这会就想骂人,这交流起来太困难了,平常的套路和先前的思路都被打断了。
愣了一会,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刘三这才说道:“老太太,您一看就是与我们祖师有缘,我今天特意给您送符过来,这符能驱邪避灾,为儿孙积福!”
“呵呵呵!”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