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挑了挑眉,听他这么说,心里那根绷着的弦松了些。
“我就知道没看错人。”
她心里暗道。
原来竟是侦察兵出身,难怪刚才那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
“那就好!”
既然有人去追,那就意味着线索不会断。
不管那人是不是真有问题,至少他们已经出手了。
而她,也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她生在干部家庭,从小听着父辈讲维护治安的故事长大。
她知道,有些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牵出一串惊人的线索。
不管结果如何,该做的,她都已经做了。
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她挺直了腰板,落落大方地看向沈庭樾。
“沈庭樾同志,再正式认识一下,我叫林嘉。”
然后,她抬起手腕,将那一截雪白的腕子展现在他眼前。
那玉镯通体温润。
镯身雕刻着细密古朴的云雷纹,纹路清晰流畅。
她将手臂微微前伸。
“这东西,是当年定亲的信物。我这次来东州,就是冲着你来的,把咱们两家说好的婚约给办了。”
她说得坦坦荡荡,毫无扭捏。
那双眸子里没有一丝躲闪,也没有半分造作。
阳光从高原湛蓝的天空倾泻而下。
那光晕如雾似烟,轻轻浮动。
沈庭樾的目光沉沉地落在那只镯子上。
他认得这个款式。
那是沈家祖上传下来的一对信物玉镯之一。
只在重大婚仪时才会取出,代代相传,从不外流。
纹路、玉质、雕工,甚至那玉料中隐约可见的一缕朱砂沁痕,全都一模一样。
假不了。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种玉料早已绝迹,市面上根本仿不出来。
他沉默片刻,嗓音低沉地问:“景城那边,林家?”
“对。”
她点头,神情没有半分犹豫。
“我爷爷叫林昌永。”
这个名字,他也听说过。
不是从父亲口中,就是从祖母零星的旧话里偶尔提及。
那是几十年前的风云人物,曾在南地两界举足轻重,与沈家曾有深厚交情。
家里老人围炉夜话时,也曾提起过那段往事。
两家长辈一见如故,酒酣耳热之际定下婚约。
以一对玉镯为信,约定两家子孙成婚,缔结姻亲。
信物对上了,人也对上了。
从血缘、背景到信物传承,全都吻合无误。
按理说,这事该顺理成章。
可他沈庭樾,在队伍摸爬滚打这些年,早就不信天下有巧合这回事。
营地里教他的第一课就是:反常即有诈,过巧必有因。
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未婚妻”,带着传家玉镯,从气候温润的南方一路跋涉到风沙肆虐的东州边陲。
这事太过巧合,巧合得让人心生警惕。
他不是不了解林家的情况。
那可是江南名门,世代书香,产业遍布商界政坛。
家中子女皆受良好教育,生活安逸舒适。
放着江南水乡的锦绣日子不过,偏要来这黄沙漫天、滴水贵如油的地方?
图什么?
图他沈庭樾如今只是个边防哨所的里长?
还是图东州这漫天风沙与孤独的夜?
更何况,刚才在审讯现场,她指认间谍时那一手利落劲儿,至今仍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副架势,哪里像是个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
一个千金小姐不会那样冷静,不会那样果断。
所以他心里明白,把她放走,才是最大的风险。
把她留在眼皮子底下,随时观察,随时掌控,才是最稳妥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