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让她或者知秋去,那就不碍事。
沈氏也没想让女儿的人给侄子送东西,见她如此知礼,还懂得避嫌,心中更是欣慰,伸手点了点她的眉心,笑道:“我儿真是大姑娘了。”
懂事了许多。
崔令窈:……”
她摸着额头,想到原主所做的一切,心头不知是什么滋味。
那份糕点,只有沈氏用了两块,剩下的都被钱妈妈送去前院书房。
摆在了沈庭钰的书桌上。
这是沈庭钰第二次收到小院厨房做出来的莲花糕。
第一次,他瞧都没瞧一眼。
而这次,钱嬷嬷走后,他便抬手将食盒揭开。
里头的点心是莲花形状的,粉粉糯糯。
就像将它们做出来的姑娘一样。
真是精致可人。
叫人都舍不得草率待之。
沈珥进来时,瞧见自家素来端肃的主子,跟失了魂一样,盯着一碟子点心……
他暗道稀奇。
身为贴身侍从,他最了解主子有多厌烦表姑娘。
怎么,今儿个转性了。
只听说烈女怕缠郎。
他们家主子,是反过来了?
想起正事儿,沈珥收敛心神,禀道:“公子,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沈庭钰眸光微闪,“可有说何事?”
“未曾,不过听说…”
沈珥俯身凑近了些,低声道:“今儿上午广平侯夫人来了一趟。”
广平侯府,是沈庭钰的外祖家。
府里的嫡长女几年前入了宫,生下了皇帝的幼子。
老年得子,皇帝一高兴,不吝封赏。
直接给了贵妃位份不说,连带着广平侯父子在朝中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现如今,他们府上的嫡次女也到了议亲年纪。
放眼整个京城未曾婚配的公子哥儿中,沈庭钰年少成名,十八岁被陛下钦点为探花,三年时间,先入翰林院,后进吏部为侍郎,而今已正四品,前途无量。
堪称是最顶尖的香饽饽。
家中有姑娘的夫人们,做梦都想把他弄来做自己的乘龙快婿。
其中,就包括他外祖家。
猜到母亲唤自己过去大概又要老调重弹,沈衔钰眉头微蹙,将食盒合拢,抬步走出书房。
当天下午。
沈涵月和沈涵云一块儿来了小院。
崔令窈拿出好茶待客。
三人围着一壶清茶,几碟果子,说了一下午的话。
沈涵月将自己托兄长打听到的消息一一说了。
这些,崔令窈上午就在沈庭钰口中知道,但还是安静的听着。
说完,沈涵月饮了口茶,不忘发表意见:“我觉着吴家不错,就在京城,人也上进,等婚后你督促他用功读书,不怕他考不中功名。”
沈涵云也点头认同:“如此,等咱们姐妹都出嫁了,互相之间,也能照顾一二。”
她们都出身国公府,尤其沈涵月还是世子嫡长女,日后必定嫁入高门为主母。
这就是嫁小门小户的好处。
有几个姐妹帮衬,不怕受委屈。
崔令窈心中感动。
若无上午跟沈庭钰的谈话,她或许会选择王家。
而现在……
她有些想改主意了。
见状,沈涵月以为她拿不定主意,便道:“先不急着做决定,后日赵国公府大宴宾客,到时候咱们去瞧一瞧那吴公子生的什么模样,我阿兄说……”
言至此处,似觉得不妥,她声音突兀顿住。
沈涵云好奇,催促道:“阿兄说什么?”
..…”沈涵月迟疑了一瞬,低声道:“阿兄说,那吴公子样貌不端,面唇有些突。”
私下议人长短,总归不太好。
尤其,这话还出自清风朗月般的沈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