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生沉腰坐胯,脊柱如大龙起伏。
缓缓推出一拳,动作看似不快,实则沉甸有力,拳风过处,竟带起风雷之音。
明劲。
筋骨齐鸣,力透梢节,刚猛无俦,讲究将全身筋骨之力,拧成一股,爆发于一点。
“呼!”
院中垂下的棕榈叶,
都被这拳风带得微微晃动,
拳脚开合间,劲力收发由心,刚猛处如巨斧开山,迅疾处似灵蛇出洞。
然而,
当他尝试将劲力内敛,由明转暗时,动作便显出几分迟滞与生涩。
再次出拳,速度似乎更慢了些,手臂肌肉不再如明劲时那般贲张隆起,反倒略显松弛。
但若细看,
便能发现他手臂上的筋腱,在如老藤般微微蠕动,皮下之力并未消失,而是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传递。一拳击出,空气不再发出明显爆鸣,只有一声极其轻微、好似撕裂布帛的“嗤”响。
拳锋触及院中一根用来晾晒的木桩时,并未发出巨大的撞击声,但木桩表面却瞬间凹陷一小块,而其内部,已然“噼啪”碎裂。
“暗劲 .”
李长生收拳,眉头微皱。
他能感觉到那股劲力在穿透木桩表皮后,便如泥牛入海,后继乏力,未能真正透入核心。
更遑论随心所欲地控制其爆发、或是渗透的时机与方位。
他不禁幽幽一叹,“终究是才捡起来,时间尚短,缺乏火候。”
这暗劲,
讲究的是“力透纸背,伤人腑脏”,是将力量练得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发于无形,收于刹那。他现在只能算是摸到了门槛,劲力能透,却不够深,不够凝,更不够随心。
至于更高一层的化劲..
他幽幽一叹,“化劲者,周身无处不是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劲力圆满流转,刚柔并济,心意所至,劲力自生收发只在呼吸间,已是“用意不用力’的玄妙境界。”
李长生自知,
他距离此境界,尚有不小距离。
据闻通文馆内,能将通臂拳炼出化劲的,除了当年的馆主老师傅,就只有寥寥一两人,周镇岳就是其一“砰!”
李长生一遍又一遍演练通臂拳的套路,时而刚猛如雷霆,时而沉凝如渊岳。
直至暮色渐浓,残阳彻底落入西天,他缓缓收势,转身朝屋内走去。
弄了些简易鱼粥果腹,李长生在木板床上盘坐下来,调整呼吸,心神沉入一片澄澈空明。
再睁眼,
已置身浩瀚无垠的云海幻境,
开始每日必修功课之二,龟蛇术。
天高地阔,云涛翻涌,唯有此处,能隔绝外界一切干扰。
这门源自正统道脉的养气法,第一层伏藏聚精、筑基固本,早已圆满无暇,根基有如磐石之固。第二层灵蛇导脉、气行周天,也已运转如意,气息如灵蛇般在奇经八脉中圆融流转,滋养周身。此刻,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第三层,
龟蛇交泰、神气抱元。
这层境界,大半月前他便初窥门径,
如今已算得上稳固小成,此刻修炼起来,比之当初更为得心应手,也更为深入。
渐渐地,
精、气、神相生相养,循环不息,李长生感觉自己好像置身于一个独立而完美的天地胚胎。外界喧嚣、海风微寒、时间流逝. . . . ..好似一切都被这层由“神气抱元”形成的自稳态屏障,彻底隔绝开来。
黄庭所言“三神之乐由隐居”的玄妙境界,他此刻好似体会得愈发真切。
内环境逐渐达成了一种生生不息、源源不绝的完美循环,生命本源被不断夯实、壮大。
就在这龟蛇交泰、神气抱元臻至一个微妙平衡点的刹那一
嗡!
渔村木屋内,李长生盘坐的身躯之上,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