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暮年长生,从点化白鲛开始> 第106章 传承断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传承断代?(1 / 2)

“世间草木飞禽,鳞介虫豸,凡是具备灵性者,皆有望修行得道。”

“九阶以下,多为懵懂野兽或灵智低幼之属,九阶及以上,方可称之为异种、妖兽或灵兽,及至七阶,大多已能褪去大半兽形,化出人身道体。”

“虽常保留些许种族特征,却已是生命层次的巨大跃迁,然天地玄奇,总有血脉异变,以及其他不循常理之例外。”

“此兽灵问道篇,非奴役驱使之法,乃启智通灵,问道求真之基,旨在为蒙味之灵兽,引天地灵气,开修行门户。”

“其中,针对灵兽不同成长阶段,皆有相应心法,尤其对于初入九阶、刚刚踏上修行门槛的灵兽而言,其核心便在于一部普适性极强的基础周天搬运法. ..启灵决。”

流云翻涌,和风拂面。

这云海幻境非但风景如画,而且兼具静心去躁、抚平心神的奇效。

李长生盘坐古树下,手中竹简上的古朴文字好似带着某种道韵,直入心田。

“我点化灵兽,虽能使其血脉溯源、实力暴涨,但本质仍旧是倚靠“山海精华’这一外力强行拔升。”“而这万灵仙宗的御灵道法,却是赋予灵兽自主修炼、自我成长的能力,一旦掌握了其中的基础搬运法,便能人族修士一般,主动吐纳灵气,日积月累地壮大自身本源. . ..”

这基础心法,如同一个开放模板,提供了最核心的灵气感应、吸纳与兽元转化的框架和理念。不同灵兽,因其种族、属性、天赋差异,在具体运行这心法时,其兽元脉络的路径、灵气转化的效率、乃至于兽元呈现的特性,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差异。

李长生若有所思,“这差异,并非缺陷,反既道法自然的最佳体现,也为后续根据灵兽各自特点,传授更精深、更具针对性的进阶心法埋下了铺垫。”

竹简中虽未详述七阶化形之秘,但李长生知道,七阶化形,不过是灵兽修行路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生命形态的优化,是为了更好地感悟天地大道、修行更深奥的法门。

而这兽灵问道篇所指引的最终方向,与修士无异,皆是那缥缈难寻的长生大道。

“呼.....”

良久,李长生长吐一口气,缓缓合上手中竹简,眼中神光湛湛。

“万灵仙宗,不愧是千万年前盛极一时的仙宗魁首、御灵一道的执牛耳者。这等为万灵启道的传承道法,立意高远,根基深厚,玄妙精深,为我所得,当属天意。”

“可惜.”

李长生遍览仙宗传承,其中符篆、丹道、阵法、炼器、傀儡. .. ..修仙百艺,浩如烟海,包罗万象,昔日仙宗底蕴之深厚,难以想象。

却偏偏找不到有关“开鼎秘法”,以及踏入七品先天境所需“走气图”的相关传承记载。

就像这些在当今修行界被视为突破关键、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法门,在万灵仙宗所在的古修界体系里,根本不存在一般。

“难道是...”

一个大胆的念头不禁浮现,“是因为,玄清前辈口中,千万年前那场席卷天地、埋葬了无数辉煌道统的天倾之祸?”

“那场浩劫,导致古修界传承断代,无数宗门倾覆,典籍散佚,大能陨落,完整的修行体系被硬生生撕裂、掩埋。”

“如今流传于世的所谓正统道途,不过是后世修士们,在漫长岁月,盲人摸象,从废墟中发掘出的前人遗泽残篇,再历经摸索、试错、一点点拼凑、补全、甚至 .. ...创造出来的?”

“所以,并非万灵仙宗的传承不全,而是我们后来者所走的“道’,早已偏离古修界的原貌?”李长生越想,越觉得是如此。

或许在上古仙道昌隆之时,修士突破八品瓶颈,根本不需要这种借助外物、强行冲击关隘的“秘法”。那时的修士,根基更为扎实,功法更为完善,对天地大道的感悟更为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