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分三元,念化万千,三神同驻,纵使本尊湮灭,三神犹存其一,则真我不灭. .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保命底牌。
只要有一个“真我”尚存,哪怕另外两个元神,连同承载它们的肉体灰飞烟灭,他李长生就依然存在。这几乎赋予了修行者第二条、第三条. ...乃至理论上的无限生命线。
“一气化三清.”
李长生喃喃自语,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前世道门的至高传说。
道祖鸿钧座下,三清圣人,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便是由道祖一气所化,三位一体,同源共生。
这门道术的核心,竟与那传说中的一气化三清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无神人那般开天辟地、造化万物的伟力,但其“裂神为三、皆为真我,同源共生、互哺共进”的根本理念,却是如出一辙。
李长生心有所感,再看卷轴,但见其上那些玄奥古篆竞已消失无踪,只剩一卷空白。
沉默几息,他再次看向那具玉骨,“这三元分神化念章,绝非寻常道术,看来,它或许就是那古舆图指向的隐秘了。”
“也不知这位坐化于此的前辈,究竟是何等通天彻地的人物,竟能开创如此惊世骇俗的道术,又为何坐化于此.”
将卷轴贴身收好,李长生收敛心神,决定再仔细看看,是否还有其他遗泽。
“这是?”
很快,他目光一凝,蹲下身,小心翼翼拂开骸骨旁堆积的尘土和细碎蛇蜕。
灰尘散落,两枚约莫两指宽、寸许长、黯淡无光的灰扑扑玉简显露出来。
指尖触碰其中一枚的刹那,一道苍老疲惫、如风中烛火的声音,忽然在他心头响起:
“后来者....”
“汝能得见此简,当是吾道未绝,天意不绝,吾乃万灵仙宗,御灵殿首座,玄清。”
“天倾之祸,骤然而至,非人力可抗,非仙魔可挡,纵使吾宗倾尽底蕴,纵使整个修仙界据弃嫌隙,联手抗之,亦如螳臂当车、批蜂撼树 .”
“吾穷尽毕生心血,自创三元分神化念章,本欲借分神之能,统御万灵,布下万灵归墟大阵,或可争得一线生机...”
“然吾之二神,一神统御万兽,血染青冥、魂碎星海,一神推演万法,力竭而崩,吾之本尊,亦受道源重创,本源枯竭·....”
“此洞府....”
“乃吾早年游历西荒,于摇山之巅,无意间发现的一处灵窍,可避天机,然吾已是油尽灯枯、无力再战,不忍再见那天地罹难之景,亦不忍传承就此断绝. .. .”
“遂携宗门至高御灵道法《万灵归真诀》,及吾之道术《三元分神化念章》匿于此,留待薪火传承.”
那苍老声音断断续续、气若游丝,竭力吐露最后几个字后,终于彻底消散于李长生识海,再无半点痕迹。
与此同时,
手中那枚本就黯淡无光的玉简,发出一声极轻微“咔嚓”脆响,表面瞬间布满蛛网裂痕,随即彻底化作童粉,簌簌落下。
李长生怔怔站在原地良久。
没想到竟能听闻如此上古秘辛。
他喃喃道,“万灵仙宗、御灵殿首座、整个修仙界联手都无法抵挡的天倾之祸. . .”“摇山之巅、可遮蔽天机的洞府 ....如此说来,此地果然是某处山巅,而这方天地,也本不该是一片汪洋..”
“原来如此。”
他看向另一枚玉简,将之轻轻拿起,“一枚作留影传音,想必这另一枚中记载的,就是万灵仙宗所谓的至高御灵道法,就是不知. ..”
话音未落,先前得授三元分神道术的熟悉感再度袭来,庞杂浩瀚的信息洪流,轰然涌入脑海,比之强烈数倍!
“呃!”
灵兽图鉴篇、灵犀通感篇、培元育灵篇、御灵战阵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