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文馆。
“铛、铛、铛..”
三声叩门后,朱漆大门开了条缝。
一个身着青色劲装、约莫十七八岁的年轻弟子探出头,目光落在门前这一老一少身上。
见李长生步履沉稳、落地生根,遂心中微凛,不敢怠慢,温声有礼道:“老丈安好,不知来我通文馆,有何指教?”
李长生温声道:“指教不敢当,老朽特来拜会贵馆周馆主,烦请小哥通禀一声。”
“拜会馆主?”
这弟子心中又是一动,但并未因这二人身着朴素,甚至有股子淡淡鱼腥味而轻视。
他侧身让开通道,言语间规矩周全:“馆主正在后院指点几位师兄练功,烦请老丈随晚辈至前院稍歇,晚辈这就去通禀。”
“有劳了。”李长生道。
前院不大,青石铺地,打扫得纤尘不染,角落里种着几丛翠竹,随风摇曳,清净雅致。
约有二十余记名弟子,正在一位年长师兄的带领下进行晨练。
人数不算多,但动作一丝不苟,整齐划一,演练的正是李长生当年所学,通臂拳。
招式并不花哨,一板一眼,劲力含而不露,更注重根基打磨和气息调匀。
拳风不显,脚步落地也刻意放轻,只有衣衫摩擦和沉稳的呼吸声交织,透着一股内敛的专注力。“沉肩坠肘,气贯涌泉,意守丹田,劲力自生!记住!通臂拳乃杀生术、杀人技. .”
引路的年轻弟子,带着两人穿过前院。
走向正厅,对一位正纠正弟子动作、气质温润如玉、约莫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低声了几句,并指了指李长生。
那青年师兄闻声,立刻停下动作,快步走了过来,目光落在李长生身上。
见眼前这老者虽然衣着朴素、身形清瘤,但步履沉稳,背脊挺拔,隐隐透着一股武人气度,绝非寻常老丈。
遂抱拳行礼。
“晚辈通文馆管事弟子,赵振川,不知前辈如何称呼,拜会家师所为何事?”
李长生看着眼前这沉稳知礼的青年,心道通文馆门风还是一如当年,遂拱手还礼:
“老朽姓李,久闻周馆主盛名,特携后辈前来拜会。”
“原来是李前辈。”
赵振川点点头,目光随即落在陈小鱼身上,笑意温煦地问道:“这位小姑娘是?”
“这是我家孙女,陈小鱼。”
李长生轻轻拍了拍陈小鱼的后背:“丫头,见过这位赵师兄。”
陈小鱼连忙学着样子,有些紧张但很认真地抱拳行礼:“小鱼见过赵师兄。”
“小鱼姑娘好!”
赵振川笑容温和,仔细打量着陈小鱼。
心中不禁暗赞:“好生灵秀的丫头,眼神清澈,筋骨匀称,尤其是这腰背,隐隐有几分师父说的松静自然之态,根骨似乎不错。”
他对引路的弟子道:“王师弟,速去后院禀报师父,有李前辈携孙女来访。”
“是,赵师兄!”
年轻弟子应声,快步离去。
赵振川转向李长生,恭敬道:“李前辈,小鱼姑娘,请随我到厅中用茶,家师稍后便至。”三人步入正厅。
不多时,一位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身形高大挺拔的老者,出现在门口。
双目精光隐现、行走间龙行虎步,自有一股渊淳岳峙的不凡气度。
正是通文馆馆主,八品铁骨境大武师。
周镇岳。
他目光落在厅中客人身上。
当看到李长生时,先是带着一丝待客的平和审视,但很快,那审视的目光骤然凝固。
他眉头微蹙,眼神在李长生的脸上仔细逡巡,好似在努力辨认着什么。
但岁月在李长生脸上刻下了深刻的痕迹,早已与几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判若两人。
李长生放下茶盏,缓缓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