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府将此物多多打造,然后送与朝臣各一副,另外将此物推行下去。”
“有了此物之便,大秦的官员也在不用如同朕一样忍受腿疾了,另外府衙内办公以后也一律用上此物。”赢政看着面前的桌椅说道。
一旁负责记录的刀笔吏连忙开始记录,然后送到掌印官旁边施加大印,随后便将这道完整的旨意通过内府传达了出去。
片刻之后,赢政挥手屏退了书房当中的所有人。
顿时,书房内就只剩下了父子两人。
今天进宫赢子枫大概知道是什么事儿了,现在看来,他猜测的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自己的老爹还是对那件事儿动心了。
“几日前所闻你说的科举制,细细说来于朕听。”赢政一边低头看着办公桌上的奏章,一边问道。“不知道父皇想要从哪里听起?这科举制度有点复杂,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的清楚地。”赢子枫回到。
赢政手中的毛笔微微顿了顿,然后开口道:“就先从利弊说起。”
赢子枫微微一笑,已经知道自己老爹想要听什么了。
“先请父皇赎罪,儿臣若是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还请父皇谅解。”赢子枫说道。
“嗯。”赢政沉吟着点了点头。
有了赢政点头,赢子枫便准备畅所欲言了。
“想必父皇也清楚,虽然如今大秦一统六国,但却难以服民心,不管是三晋之地也好,还是齐鲁之地也罢,又或者是江东旧楚,百姓难以归心,而暗中还有人作梗。”
“首先这并非是时间的问题,商君变法,使用爵位制度使得秦国变强,但变强的也仅仅只有秦国!”“在商君的这套法度之下,六国的遗民想要出头,几乎是暗无天日的,而没有了向上的道路,时间久了必然会出事,科举制,就是给六国的遗民打开一条向上的路,将堵塞的路疏通,并且可以让百姓归心!”赢子枫一口气说道。
赢政没有否认赢子枫的话。
手中的毛笔停顿在竹简上。
秦国于六国遗民现在是个什么关系赢政作为帝王再清楚不过了。
三晋之地这种地方还好一些,毕竞靠近大秦。
但是像是齐鲁之地的胶东,还有燕赵之地边缘之处,在有就是旧楚之地。
在那里,往往一个县内只有几名秦国官吏。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说来好听。
但实则上,在那种地方根本没法推行。
是想一下,只有几个个秦国,官员治理一个县,怎么治理的过来?还不是要用当地人?
为什么秦末年间看似极为强大的大秦说分蹦就只是一瞬间?
答案就在这里。
大秦的统治根本没有进入到各地当中,那些偏远的地方,还是处于一个当地人自己治理,秦国的官吏只是辅助的作用。
一旦秦国从根源上除了问题,远方的那些郡县城投变化大王旗只不过就是一瞬间之事。
赢政为什么一直在巡视当中?
还不是想要以帝王之威震服六国遗民,让那些偏远之地的百姓看到强秦之强。
赢政帝王冕旒下的剑眉紧皱。
“父皇,科举制虽然会触动如今大秦的士族利益,但却有利于大秦巩固天下之根基。”
“以科举制为诱饵,设立考核制度,让普通的黔首都有机会名列朝堂,这是六国都不曾有的,而大秦独有!”
“那些有志之士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门,而大秦,讲给他们开启一扇崭新的大门!”“同时,科举制必然要沿用秦文,如此一来,那些偏远之地的人便可以学习秦文,说秦话,这样一来,不出十年,书同文便不是一句空话!”
赢子枫目光灼灼的看着赢政。
赢子枫可以看到,原本赢政那无比稳健的手此时微微有些晃动。
手中的毛笔随着赢政的手腕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