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整,743厂这台紧绷到了极限的战争机器,终于重新上满了发条。
第二天清晨。
“作战指挥室”的门被推开时,陈明看到了一群脱胎换骨的人。
李卫国刮了胡子,虽然眼圈还是有些发黑,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精明和锐利。
王大锤的嗓门依旧洪亮,但那股子单纯的火爆脾气,似乎被一层沉稳的铁壳子给包了进去,显得更加内敛,也更加危险。
孙教授和王浩这对师徒,则像是刚刚打通了任督二脉,捧着笔记本,眼神里闪烁着随时准备进行头脑风暴的光。
就连林雪,也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工装,马尾高高束起,脸上带着一种洗尽铅华后的恬静与干练。
“看来,都恢复得不错。”
陈明笑了笑,将手里的一沓文件放在桌上。
“既然都醒了,那我们的新战争,也该打响了。”
他的话,让刚刚还轻松了几分的气氛,瞬间又变得庄重起来。
“昨天的会议,大家也都听说了,‘铁砧’项目,进入第二阶段。”
“我们接下来,要兵分两路,两条战线,同时开打。”
陈明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条战线,生产。”
他的目光,落在了厂长赵兴国的身上。
“第二条战线,研发。”
他的手指,指向了自己。
赵兴国站起身,表情严肃:“陈总工,你尽管吩咐。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厂里做什么,一句话的事。”
陈明点点头,他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
“赵厂长,生产战线的总指挥,是你。”
“你的任务,比我这边,只重不轻。”
陈明在黑板上写下两个词:图纸,工人。
“我们现在有了一套近乎完美的图纸,也有一百二十个能吃苦、有文化的战士。”
“但是,图纸,不等于产品。工人,不等于生产力。”
他转身,看向李卫国和王大锤。
“我们的样车,是李师傅带着最好的车工,王师傅亲自掌锤,用手艺和时间,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这种生产方式,是艺术,不是工业。”
“我问两位师傅一个问题,”陈明的语气变得严肃,“如果现在让你们手下任何一个兵,拿着图纸,去独立完成一个悬挂摆臂的加工,你们觉得,合格率能有多少?”
李卫国和王大锤对视一眼,都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不到一成。”李卫国给出了一个残酷的答案。
“太低了。”王大锤的回答更直接。
“所以,”陈明在黑板上重重画下一个圈,“这就是生产战线的核心任务——”
“把对‘人’的依赖,变成对‘流程’和‘工具’的依赖。”
赵兴国眉头紧锁:“陈总工,你的意思是……我们要重新制定一套生产流程?”
“没错。”陈明点头,“赵厂长,我需要你,联合李师傅和王师傅,在半个月内,完成三件事。”
“第一,工装革命。”
“为每一个关键零件,设计一套标准化的‘傻瓜式’工装夹具。我不管工人懂不懂图纸,我只要他把零件放进夹具里,按照我们定好的步骤操作,出来的东西,就必须是合格的。”
“第二,流程再造。”
“把复杂的总装,拆分成一个个可以独立完成的工段。焊接车身,安装悬挂,布置管线,吊装动力总成……每一个工段,都像一个独立的流水线,并行推进,互不干扰。”
“第三,质检风暴。”
“成立独立的质量检验小组,由最严厉、最不讲情面的老师傅负责。任何一个零件,任何一道工序,只要不符合标准,当场销毁,绝不流入下一个环节。”
赵兴国听得额头直冒冷汗,他感觉自己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