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743厂的“作战指挥室”成了全厂最神秘也最繁忙的地方。
陈明和林雪几乎是长在了那张绘图桌前。
废弃的草稿纸在他们脚边堆成了小山,空气中弥漫着铅笔的石墨味和橡皮屑的味道。
“不对,这里的气门夹角再减小一度,可以进一步优化滚流效果。”
陈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双眼却亮得惊人。
“可是陈总工,夹角减小,会影响到气门弹簧的安装空间,李师傅他们加工缸盖的难度会更大。”
林雪的笔尖悬在纸上,提出了一个现实的工艺问题。
“所以,我们把弹簧的安装座设计成下沉式,把空间从缸盖内部‘偷’出来。”
陈明立刻给出了解决方案,同时在纸上画出了新的结构。
林雪的眼睛一亮,迅速领会,笔尖再次在图纸上飞舞起来。
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绘图员。
在与陈明夜以继日的合作中,她的大脑仿佛被强行撬开,灌入了无数超越时代的知识,让她开始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等长进气歧管、四合二合一式排气歧管、挤流燃烧室、锻造曲顶活塞……
一个个匪夷所夷所思的设计,在两人的手中,从概念变成了线条,从理论变成了数据。
当最后一张总装配图完成,林雪落下最后一笔时,窗外的天光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她和陈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和一种创造了新生的巨大喜悦。
这套图纸,已经不再是“朝阳一号”的修补,而是一颗全新的,为战争而生的狂暴心脏。
“砰!”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王大锤像一阵旋风般冲了进来,他那张被炉火熏得黝黑的脸上,洋溢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狂喜和骄傲。
“陈总工!”
他手里捧着一块用厚布包裹的东西,像是捧着一件绝世珍宝。
“成了!”
他将东西“哐”地一声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掀开厚布。
一块约莫半米见方,由三层钢板焊接而成的装甲块,呈现在两人面前。
最外层,坚硬得如同琉璃。
中间层,是厚实的锰钢。
最内层,是一块相对较薄的软钢,打磨得十分平整。
三层钢板之间,是大约一厘米的间隔,整个侧面看过去,层次分明,像一块做工精良的千层糕。
“我让厂里最好的焊工,用了你说的那个什么‘鱼鳞焊法’,你看看这焊缝!”
王大锤指着边缘,语气里充满了炫耀。
那焊缝整齐得如同机器的作品,一环扣一环,充满了力量感。
“好!太好了!”
陈明走上前,用手指在那幽蓝色的“玻璃钢”上敲了敲,发出一阵清脆如瓷器般的声音。
“王师傅,辛苦了!”
“辛苦个屁!”王大锤一摆手,“能亲手把这玩意儿打出来,浑身都是劲儿!”
“走!别耽误了!去找赵厂长!是骡子是马,该拉出去让子弹遛遛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厂区。
第一块复合式间隔装甲试制成功,即将进行实弹测试!
厂区后山,那个被临时开辟的简易靶场,此刻已经戒备森严。
赵兴国、孙教授、李卫国、刘师傅,所有核心成员全部到场。
一名面容冷峻的军官,带着两个士兵,也来到了现场。
他们是军区派来的观察员。
那块被寄予了全厂希望的装甲板,被牢牢地固定在一个厚重的铁架子上。
刘师傅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死死地盯着那块装甲最外层的“复合式间隔装甲”。
那是他这辈子烧过的最疯狂的一炉火,他真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