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项目铁砧(1 / 2)

最后一项,是所有人最为关心的——油耗测试。

卡车被加满了标准的燃油,在载重两点五吨的情况下,沿着一段精确测量过长度的道路,来回行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人的心都悬着。

当车辆停稳,孙教授亲自带着林雪,拿着量筒和计算器,开始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整个试车场鸦雀无声,只听得到孙教授拨动算盘珠子的清脆声响。

终于,他放下了算盘,抬起头,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双眼,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出来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炸雷,在每个人耳边响起。

“百公里油耗……二十八升!”

“什么?!”李卫国第一个失声喊了出来,“我没听错吧?二十八升?!”

要知道,原版的嘎斯51,在官方手册上标注的油耗就是百公里二十八升,但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在华夏这种路况和油品下,能开出三十五升以下的,都算是省油高手了!

“没错!”孙教授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记录本,“而且,我敢保证,这还是因为新车磨合不够,路况也相对恶劣!”

“如果进入了最佳磨合期,在良好路面上行驶,这个数据,甚至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到二十六升!”

“比原版设计,至少节省了百分之二十的燃油!”

百分之二十!

这个数字,像一座大山,重重地砸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如果说载重提升和性能超越,是技术上的胜利,那么节省百分之二十的燃油,就是战略上的胜利!

这意味着,同样的燃油,能跑更远的路。

这意味着,在资源匮乏的年代,国家的运输能力,凭空增加了五分之一!

“成功了……”

“我们真的成功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下一秒,整个试车场彻底化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工人们将陈明、李卫国、王大锤、刘师傅高高地抛向空中,一次,又一次。

赵兴国厂长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他紧紧握住孙教授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同志们!”

赵兴国站在“朝阳01号”的车头上,振臂高呼。

“我宣布!为了庆祝‘朝阳01号’的诞生,为了奖励所有为之奋斗的同志们!今天晚上,厂里开庆功宴!”

“食堂!加菜!必须有肉!”

“我再特批!每人二两白酒!不醉不归!”

“好!”

“厂长万岁!”

欢呼声,响彻云霄。

……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之外,军区总部的一间办公室里,气氛却凝重得如同铅块。

一位面容刚毅的中年首长,正烦躁地来回踱步。

他面前的桌上,铺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复杂的符号和箭头。

“怎么样?‘铁砧’项目,还是没有进展吗?”他停下脚步,沉声问道。

他对面,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参谋站得笔直,脸上写满了忧虑。

“报告首长!项目本身的技术难题已经基本攻克,但我们……卡在了载具平台上。”

“说具体点!”

“是!”年轻参谋咽了口唾沫,指着桌上的一份文件。

“‘铁砧’的设备总成,重量超过两点八吨,而且对机动性和越野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必须能在野外无路条件下,进行快速部署。”

“我们测试了目前所有能找到的车辆平台,包括从战场上缴获的,还有我们自己仿制的,没有一款能够满足要求。”

“要么,是载重不够,要么,是底盘太弱,过个沟坎就得散架。”

“进口的车辆虽然性能好,但数量稀少,备件更是无从谈起,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将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