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不是造车厂吗?怎么改军工厂了> 第9章 林雪的绘图功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林雪的绘图功底(1 / 3)

林雪深吸了一口气,那双清澈的眸子里,之前所有的震惊、好奇和崇拜,此刻都沉淀为一种极致的专注。

她小心翼翼地将陈明那张画满了奇思妙想的草稿纸放在一旁,像是对待一件神圣的启示录。

然后,她将一张崭新的、洁白的绘图纸用图钉在画板上四个角仔细固定好,动作轻柔而标准。

“陈明同志,李科长,我要开始了。”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即将进入战场的仪式感。

李卫国重重地点了点头,自觉地向后退了一步,把整个空间都让给了这两个年轻人,自己则像个忠诚的卫兵,守护在旁。

陈明也退开半步,给予她足够的空间,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张画板。

林雪拿起了丁字尺,在画板上迅速而精准地定下了基准线。

“刷——”

一声轻响,一条笔直的墨线横贯纸面,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她的手腕稳定得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倒像是一位浸淫此道数十年的老匠人。

“主视图的比例,我们定为一比一,可以吗?”

她没有抬头,只是轻声询问,铅笔已经在勾勒轮廓。

“可以,方便工人直观理解。”陈明立刻回答。

“好。”

林雪不再多言,整个人完全沉浸在了线条与几何的世界里。

炭笔在她指间仿佛活了过来,时而轻盈地在纸上跳跃,勾勒出流畅的弧线;时而又沉稳地落下,画出坚实的轮廓。

那片被陈明寄予厚望的“变截面”钢板弹簧,正在她的笔下,从一个革命性的构想,一点点地物化为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制造的实体。

“这里的过渡圆弧,R角具体数值是多少?”

林雪的笔尖悬停在弹簧片厚度变化最剧烈的位置。

“从厚度十二毫米到六毫米的过渡段,全长一百五十毫米,采用连续变化的双曲线R角,起点R50,终点R25。”

陈明报出了一串在1953年堪称天方夜谭的数据

李卫国在旁边听得眼皮直跳,什么叫双曲线R角?他这辈子都没听说过。

林雪的眉头也微微蹙起,但仅仅是一瞬。

“连续变化的双曲线,在图纸上无法直接标注,加工难度也极高。”

她指出了最核心的现实问题。

“我建议,将其简化为三段不同的固定圆弧进行连接,性能损失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二以内,但工艺难度会下降一个数量级。”

她抬起头,看向陈明,眼神里是征询,也是一种基于专业知识的自信。

陈明眼中爆发出强烈的惊喜。

他完全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静的姑娘,不仅有顶级的绘图能力,更有如此深刻的工艺理解力。

她不是一个执行者,她是一个思考者。

“非常好的建议!”陈明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就按你说的办!你来定义这三段圆弧的参数。”

“好。”

林雪得到了授权,立刻在草稿纸上飞快地计算起来,一串串数字和公式从她笔尖流出。

几分钟后,她给出了一个全新的、优化的方案。

“第一段长五十毫米,R45;第二段长五十毫米,R35;第三段长五十毫米,R25。连接处保证相切,可以吗?”

“完美!”

陈明心中赞叹,这个方案几乎就是他脑海中备选的简化方案,甚至在细节处理上考虑得比他更周到。

李卫国在一旁看着,嘴巴张了又合,合了又张,最后只能化作一声感慨。

“真是……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他感觉自己这块“前浪”,快要被拍在沙滩上了。

主图的绘制过程流畅得不可思议,仿佛陈明的大脑直接连接了林雪的手。

一个说,一个画,配合得天衣无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