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 第29章 破格求贤,帝王远见觅干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破格求贤,帝王远见觅干才(1 / 5)

坤宁宫的烛火。

燃到了下半夜,灯芯结了个豆大的灯花。

“噼啪”爆了一声。

火星溅在案上的军饷账本上。

把账本照得发白——账本边角卷得像狗耳朵,页脚起了毛,墨迹都磨淡了,有些字得凑到烛火前才看得清。

朱厚照指尖缓缓划过“盐税亏欠三十万两”的字样。

指腹蹭过纸面的褶皱,像摸一块糙砂纸。

眉头拧成个死结。

神色凝重得像压了块铅,连呼吸都沉了。

忽然。

他猛地一推。

账本“哗啦”滑到案边,差点掉在地上。

龙袍的袖子不经意间扫过砚台。

墨汁“啪”地溅出,落在明黄的奏章上。

晕开一片乌黑。

像极了国库亏空的阴霾——那阴霾压得他心口发闷。

“韩文是靠不住了。”

朱厚照低声自语。

指节捏得发白,连指缝都渗出汗珠。

声音里满是压不住的愤懑——

哪是靠不住?

是根本不敢靠!

户部尚书韩文这几日查账。

忙得头发都白了半截,眼下的青黑比墨汁还浓。

却连江南盐商的偷税账目都不敢碰。

朱厚照前日翻了他递上来的账册。

盐商的名字旁都画着小圈。

圈里写着“某侍郎姻亲”“某御史门生”,密密麻麻像蜘蛛网。

文官集团的手。

早已如藤蔓般伸进了盐铁司。

盘根错节,连针都扎不进去。

韩文虽是清官。

去年还因为不肯给张鹤龄送“孝敬”,被克扣了半年俸禄。

却缺了那股“砍藤蔓”的狠劲。

他宁愿对着空账本叹气,把眉头皱成核桃。

也不敢动盐商一根头发——怕被文官们联名参奏,说他“与民争利”。

朱厚照想起早朝时刘健举荐的几个“理财能臣”。

嘴角勾起抹冷笑,那笑意里带着冰碴子。

那些人。

不是吏部尚书的门生,就是礼部侍郎的表侄。

最“清白”的那个,还是江南盐商沈家的女婿。

让他们去掌管财政。

无异于让狐狸看守鸡窝。

国库的银子怕是要被偷得更干净!

“现有官员……”

朱厚照抬手按了按眉心,指腹按得生疼。

声音冷得像冰,能冻住空气:

“个个都是算盘精,算得清自家的俸禄。

却没一个肯为大明算总账。

算来算去。

只算自己的乌纱帽!”

他起身。

脚步沉得像灌了铅,每一步都踩得金砖“嗡”地轻颤。

走到窗前。

推开半扇窗。

冷风吹进来,带着后半夜的寒气。

把烛火吹得歪歪斜斜,差点灭了。

他望着宫墙外沉沉的夜色。

夜色里藏着江南的盐商宅第——听说苏州盐商王家的宅子,金砖铺地,珍珠镶窗;

藏着士绅的万亩良田——松江府的徐阁老,名下田产占了三个县;

藏着文官们私下的账本——李东阳的书房里,锁着两箱“友人馈赠”的银票。

仿佛看到了大明王朝那摇摇欲坠的未来——

再这么耗下去。

不等蒙古人打来。

国库就得先空得见底!边军断粮,京营哗变,百姓揭竿……

弘治朝的文官们。

把“轻徭薄赋”当作炫耀的牌坊。

立在朝堂上,天天拿出来擦得锃亮。

把“与民休息”当作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揣在怀里,遇事就往地上一扔。

实则呢?

他们放任士绅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