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对面自称明羲子的道袍老者,便已夸张的瞪大了双眼!
“什么?!天墉城鸿元,就是那位年纪轻轻,便已登临地仙,连败三大掌教的鸿元?!”
“不得了不得了,今日竞然老夫见到如此人物!”
明羲子如是说着,浑身竟微微颤抖了起来,足以见得其激动。
鸿元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一报的名号,竟会引起明羲子这般反应,当下不由得微微一怔。
他不知道的是,自打昆仑大比结束,他如今在整个修仙界的名声已是响彻云霄,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更是被奉为神话般的存在。
此刻还好是遇到了明羲子,对方阅历颇深,此刻表现的还算颇为冷静。
倘若是其他门派的同辈修士,恐怕早已激动得语无伦次,甚至当场跪拜行礼也未可知。
正当鸿元不知所以之时。
明羲子忽然抚须一笑,再度开口:“既然是天墉城的小友,那老夫也不能怠慢了,诸位且随我去观中,让老夫好生接待一番!”
鸿元本想拒绝,但架不住明羲子盛情相邀,只得点头应下。
很快,跟着明羲子的脚步,众人一路穿过了一条蜿蜒的山道,最终来到了深山之中,一座破败的道观刖。
用破败来形容这道观,其实已经算是好的了,其实际情形比想象中更加糟糕。
首先是道观的墙体,已然斑驳,房顶瓦片零落,残缺不全,透出几个大洞。
就连房梁也已腐朽,摇摇欲坠,仿佛下一刻便会坍塌。
唯一看上去还算完好的,便是那道观上的一块匾额,上书“铁柱观”三字,笔力遒劲,似有腾云驾雾之势。
百里屠苏望着那匾额,不由开口感叹:“这二字果真气势非凡,仿佛蕴含着一股凌厉剑意,应该是一位世外高人所书?”
明羲子听闻此言,不禁捋须一笑,随意的说道:“害,哪里有什么世外高人,这就是老夫随手写的,当时心境所至,便提笔挥就,没想到还能入诸位法眼,倒也颇为难得了。”
说着,明羲子眼中又流露出几分追忆,随即继续说道:
“不过说起来,这二字确实倾注了我当年的一腔豪情,如今看来,倒也算是铁柱观最后的体面了。”言语间,明羲子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明显的落寞。
但并没有持续多久,明羲子便已释然着摆手,恢复了先前的热情,将众人迎进了铁柱观。
刚踏入铁柱观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和外表看上去截然相反的场面。
屋内的陈设异常整洁,一张古朴的木案摆在正中,还在燃着香火。
几缕青烟缓缓升起,在屋内弥漫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
木案之上,还摆放着一卷古旧的典籍,旁边是一柄锈迹斑斑的长剑,剑身虽锈,却依稀可见当年锋芒,仿佛只要一经出鞘,便能斩断尘世烦忧。
鸿元随明羲子的邀请坐下后,目光扫过那柄锈剑,眼神微动。
此时,明羲子已捧着茶壶,为众人斟起了茶。
鸿元一边接过茶盏,一边故作随意地问道:“明羲前辈,观你修为似乎也不低,为何观中却如此凋零?”
听闻此言,明羲子手中的茶壶微微一顿,旋即恢复如常。
良久,才发出了一声叹息,开口说道:“鸿元小友你有所不知,当年的铁柱观,势头也不小,在整个修仙界也算是赫赫有名”
“当然,这些也只是过往了,如今的铁柱观,早已不复昔日辉煌,说多了,诸位怕是要觉得乏味了。”明羲子话音未落,便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似是在品味那苦涩的滋味,又仿佛在回忆过往。不过这样的一番话,却是成功勾起了百里屠苏与芙藻陵越的好奇心。
当即便听百里屠苏眨巴着眼,开口问道:“明羲前辈,这过往如何,不如便讲与我们听听?”芙蓁也附和道:“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