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地躺在碗中。
那郎君埋头下去,饿狼扑食一般,一口啃掉了大半。眼见他仰起头来,瞬间两眼放光,没多少咀嚼,便复又张口,将碗里余下的豆腐吞吃入腹。
自此,他唇边的须子上沾上了不少酱料。
又见他意犹未尽地将唇边的酱料都舔完,高举着碗筷,对那圆脸小娘子高喊了一声:“再来一大份,不,两份!”
那小娘子柔声应他:“那客官得先把碗筷归还,然后重新排队哦。”
肥头郎君当即愤愤,看着愈发变长的食客队伍,一脸不情愿地把碗筷归还到木桶中,摇头晃脑地往人群后头走。
杨三眼疾手快,站到了他跟前。
他瞧着铁板上拢共没几块豆腐,还有这么多人等吃呢,能不能排上还另说。只恨自己方才愣神,叫好些个食客得了机会,排到了他前头去。
果然一眨眼过去,铁板上的豆腐就没了大半。杨三暗叫不妙,却见那小娘子一伸手,从平头车的夹层里抽出来另外一板豆腐,三两下码好放在了铁板上。
之后便见她左右开弓,一边撒调料、分豆腐、收钱,一边时不时地给新下锅的豆腐翻面,再刷上新的酱料,活脱脱一副三头六臂的模样。
杨三看得咋舌,等轮到他时,这豆腐已经上了第三板。之后便不见那小娘子再从暗格里搬出豆腐来。
他忍不住问:“可是快卖完了?”
“客官不必担心。”江知味笑道,“方才我弟妹来过,我已经跟他们说了豆腐不够用,让我娘抓紧做一些续上,估摸着很快就来了。”
后头排队的那些人俱是松了口气。
夜市里灯火晃眼,杨三目力不佳,等她话音落下,才猛地反应过来。这小娘子正是江记豆腐家的二女儿,早些时候刚管他打听过摆摊的事儿呢。
此时他见着,只觉得分外亲切,便开口:“给我来三文钱豆腐。多放茱萸,不要芫荽。”
江知味统统应好,手脚麻利地盛了豆腐递给他:“杨先生慢走,好吃再来。”
杨三闻之,登时喜上眉梢。平日里旁人都唤他神棍,也就这丫头,还有这丫头的弟妹会对她如此客气。
当初为了哄小孩子开心胡诌了一番,没想到误打误撞真有成效。想来他在这家人心中的形象已是十分伟岸。
他心中好不得意,也如方才那肥头郎君那般,大摇大摆地走到了一旁。
毕竟再不从人群中挤出去,他的豆腐就要被一人一口鼻息给吸凉了。
杨三看着碗中的铁板豆腐,迫不及待地伸了筷子下去。
他这份豆腐,停留铁板上的时间略有些长。因此表面的焦皮更厚,一筷子下去,竟没有瞬时将豆腐扎破。
便使了些微力气,将豆腐分成更小的方块,与碗中的葱花和酱汁拌在一块儿,再小口小口地往嘴里送。
初入口的,是相对霸道的孜然味,旋即茱萸粉的辣意跳脱出来,狠狠地在他的口中跃动。饶是杨三这位无辣不欢的,也被江知味自制的茱萸粉,辣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但茱萸辣口不辣心,他很快适应了这种灼舌的感觉。再往里头探去,豆腐本身的清香竟只用了一瞬,就将原先占据主场的调料味道压制了下去。
正因如此,杨三吃完了满满一大碗的豆腐,竟一点儿都没觉得腻味,也不口干,甚至没觉察到五脏庙有丝毫的饱腹感。
而他满心所想,竟是立刻、马上,再去吃上一碗。
杨三立马转身,想再买上一份。谁知方才只排了一列的队伍,如今竟分化成了两列。
周围还有寥寥数个试图插队的食客,被几个婶子和两个虎头虎脑的幼童推搡着,强按进了队伍中。
杨三顿觉再吃无望,却还是不死心,重新站到了队伍末端。果真没过多久,就听见了江知味抱歉的喊声:“今日豆腐不够了,后来的那些客人,还请明日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