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一开始中国航天部门的打算是给“祝融基地”留一个ai型管家,让它负责监管这个基地,看看这种基地能在火星的环境下坚持多久,长时间的运转中会出哪些问题。
那么既然是要发展为常驻基地,食物肯定是重中之重。
所以航天部门也考虑到了“火星农业发展可行性研究”这一项目,其中就包括测试地球作物在火星环境下的生长潜力。
当然,作为第一次火星登陆科考,航天部门也没打算让章北海他们这次就在火星上种食物。
他们只是在后勤物资中准备了少量的种子,准备测试一下各种粮食作物的种子在太空运输的过程中,是否会出问题,还有好不好保存。
而当章北海將这部分物资翻出来时,看著其中占据了最多份量的土豆时,亦是忍不住笑出声来,自言自语道:
“果然,和海军仓库的储备粮一样……当年在南海礁盘上,也是靠这个撑过了颱风季。”
对於会在这批“火星农业可行性研究”的样本中发现土豆,章北海是丝毫不觉得意外。
他当初在海军远洋舰队中担任军官的时候,就曾参与过舰艇轮值,负责过舰艇的后勤保障任务,了解並学习了舰艇的淡水循环系统维护和应急食物培育,其中就有紧急情况下如何利用水培技术种植蔬菜应急。
这其中土豆可以说是他接触过的最多的食物了。
因为这玩意具备高热量、易储存、適应性强等特点,既可以作为主食,又能当菜,做法也是多种多样,一直是紧急储备粮的首选,常常和压缩饼乾並列为海军舰艇的“压舱石”。
此次很显然它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选为了火星农业实验的首选作物。
中国航天部门原本的计划是在第二轮的任务中开展种植实验,以验证火星土壤改良技术的可行性。
但这一次,或许相关的计划得提前了。
好吧,章北海直接就开始计算起来。
他们在火星表面的任务时间是31个火星日,保险起见,此次降临火星携带够了68个火星日的食物。
而这,是6人份的。
所以就章北海一个人的话,可以坚持300天,若是限定食量,甚至可以坚持400天。
所以他这个太空军的军官得想办法,在这荒无人烟的异星球,种出够吃三年的食物。
这种事情若是换做其他国家的军人来,或许会毫无头绪,亦或者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但换成华夏军人,那情况就不同了。
他只是当航天员太久,对过往的记忆有些模糊了。
但当面对那些土豆时,体內属於中国人的dna和华夏军人艰苦奋斗的本色以及过往在海军舰艇上的工作经验,都被激活了。
他將基地大厅清空,改造成温室,然后收集队友们已经乾燥处理过的排泄物,混合著从外面铲回来的火星土壤,將那些土豆都种了下去。
这一刻,在章北海的身上,观眾们仿佛看到了无数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华夏农民身影,看到了曾经那个困难年代,延安和敌后根据地的红军战士一边抗战一边还要忙著种地。
同时属於章北海的记忆,也在他种地的时候开始闪回。
他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那时他的父亲还不是海军的军官,曾在边境军区参与过垦荒活动。
但是章北海的父亲也是这样翻地、播种。
父亲的话语又在他的耳边响起。
“北海啊,你要记得,这土地才是我们民族的根!”
基地大厅的地面铺上了火星特有的红色土壤,周围被透明的薄膜覆盖,土地上则是划出了一道道间距相等的沟壑。
章北海將拌合好的农家肥舀上一勺放进沟壑里,盖上土,再放上一块切成小块,带著芽孢的土豆,用土將其固定住,然后浇上水。
说到水,电影发展到这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