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佛珠(三)
离开藏书阁之前,明颐忍不住回头提醒道:“不要再提佛珠的事了。这串佛珠,只能是真的。”
陆辰明白她意下所指,了然地点了点头。
这串佛珠是太后的寿礼,又是祥瑞之兆。事关皇家颜面,再争辩下去只会适得其反。所以他今日在御前也只是要求皇帝依律处置顾怀礼,并未要求彻查佛珠的来历。
想到方才明颐问他的话,如今自己却也出言提醒,陆辰不禁含笑问道:“公主又是为何?”
明颐看向他,眉目舒然:“愿为大周朝留些风骨。”她的语调波澜不兴,却大气而坦荡。
陆辰目送她离开,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又何尝不是她的风骨.……
陆辰没有公务缠身时便习惯于来藏书阁,读书也好,想事情也罢。比起内阁值房,这里清净许多,自然也少了许多双眼睛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譬如面对今时今日的朝局,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陆辰负手立于窗前,仔细捋顺着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眉峰不觉皱了起来。皇帝今天的反应显然没有追究林懋则的意思,这无疑给他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如此林懋则更不会轻易放过顾怀礼,甚至会拿顾怀礼与陆敬的师生关系大做文章。
皇帝忌惮朋党,对于身为首辅的陆敬更是多些防备。陆辰并没有把握今日他与父亲在御前的表现能否减轻皇帝的疑心,疑心这种东西,一旦滋生出来,不管怎么做都是错的。
为今之计,只有主动出击将矛头指向林党,或许还能够扭转局势。陆辰打定了主意,转身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几封文书,命人快马加鞭送往淮安。
若能查出严景修巡盐期间贪墨的证据,眼下顾怀礼的困境也可迎刃而解。回到陆府已是深夜。陆辰惊讶地发现正堂的灯尚且亮着,陆敬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显然是在等他。
陆辰摘下官帽交给下人,恭敬上前行礼:“父亲有话交待?”陆敬并不回答,也未让他入座,只是面色铁青着挥了挥手,示意下人都出去。
片刻的寂静过后,陆敬沉声问道:“为何要这样做?”“顾怀礼没有罪。”
“但是他蠢!"陆敬狠狠拍了一下桌子,怒喝道:“林懋则愿意献祥瑞,皇上太后高兴,百姓见了也知天家威严,佛珠是真是假又有什么要紧?轮得到他顾怀礼一个七品小官在这里众人皆醉我独醒?”陆敬现在想起来仍觉得窝火,这个顾怀礼好端端的非要生事,偏又是他的学生,连累他也受了皇帝猜忌。
更叫他生气的是陆辰今日一而再再而三地替顾怀礼说话。陆敬向来是放心这个儿子的,自十七岁中了榜眼,一步一步走到今日,得世人赞誉,也从未让他失望。陆敬位极人臣又到了知天命之年,所盼望的不过是平安终老家族繁盛,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笃定以陆辰的谋略足以保陆家安泰绵延。
可陆辰今日这样反常的举动,让他既忧心又恼火。“父亲。"陆辰依旧平心静气:“顾怀礼这样做固然不合时宜,可究其缘由也是不满林懋则结党乱政,鱼肉百姓。先前弹劾林党的折子都被压下去了,弹劾之人也多被林懋则的人携私报复。朝堂上希望惩治林党的人不在少数,顾怀礼出于公心向皇上进言,为的也是整肃朝纲。”
“所以你就为了他触怒皇上?"陆敬厉声反问道:“林懋则作孽自有皇上惩治,皇上不想惩治谁弹劾也没用!顾怀礼不揣度圣意就轻举妄动,他有胆子拂这皇上就该想到下场!”
陆敬轻蔑地冷笑,接着道:“他要是被处死了,说不定真到了林懋则倒台的那日,还能得个刚正不阿的贤名。如此沽名钓誉,何不成全了他!”“就算真相会重见天日,蒙冤之人受到的伤害也是实实在在的,并不会因此而一笔勾销。"陆辰神色肃了肃:“倘若顾怀礼果真因此而被皇上处死,即便日后得以沉冤昭雪,他又岂能死而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