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蜡花。他赶紧放下碗。
又喊兔子:“兔子呢?兔子呢?”
谁料,刚才还东躲西藏的兔子,此时好像销声匿迹了一样。他懒得去找,便道:“连兔子都不敢喝,阿遥,我看这水,还是倒了吧。”又怕李星遥舍不得,还说:“终南山没有桃树,你想要桃胶,过几日,我去外头给你找。到时候,你再重新煮了水喝。”“不能倒。”
李星遥忙制止,她不好对赵端午说,这是蜡烛,想了想,便道:“阿兄放心,我不喝。兔……
正想拿兔子转移注意力,兔子就好像有所感一样,从草丛里跑出来,在毛坯料里乱窜。
眼看着它要一脚踩到锯子上面了,赵端午忙跺脚,喊:“一边去一边去!”一时间也顾不上蜡花水了。
他忙着撵兔子,撵完兔子,又就着手头没做完的活继续做。李星遥忙给他打了一碗干净的水,等他喝完,将碗拿回来后,又赶紧将没舀完的水舀了出来。想着物尽其用,按照说明书上的,她将锅里的残渣捞了出来,淘洗干净后,又往锅里加了水。待水沸腾后,才将残渣放了进去。第二次把火熄灭后,她起身,只觉腰酸背痛。二次煮好的水倒好,又收拾妥当,等把饭做好,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赵端午的毛坯料,也快要分解完了。
好不容易手头的活忙完,闻到饭香,方觉饥肠辘辘。他又想喝水。
李星遥正给他打着水,他却瞥见,他让李星遥倒掉的那碗“水”。只见那碗水已经凝固成好似鱼冻一样的东西,正想弯腰细看。冷不丁的,那只不安分的兔子窜出来了,他手一晃,碗便翻了。好不容易把碗接住,碗里的“鱼冻”却翻了出来。一手拿着碗,另一只手下意识去捡"鱼冻”。却看见,“鱼冻"掉到了灶膛口。而灶膛里,火星子将"鱼冻”烧化。
“这是……
他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忙抢救“鱼冻”。一碗水泼上去,他将"鱼冻”从灶膛里扯了出来。
顾不上骂兔子,他盯着"鱼冻",有短暂的走神。李星遥本有些紧张,毕竞是好不容易才做出的蜡烛,若是一次就烧完了,那便太打击人了。见赵端午将蜡烛抢救出来了,她心中松了一口气。瞥过头又见赵端午发愣,一颗心,又忍不住提了起来。赵端午若有所思,“阿遥,你觉不觉得,这鱼冻,好像…一样东西。”李星遥心中一动。
果然又听得:"像蜡烛。”
“像蜡烛。”
兄妹两个同时开口。
赵端午看妹妹,李星遥虽心中了然,知道因缘际会,不用她找理由了,赵端午自个认出蜡烛了,面上却仍是装作十分惊讶的样子,指着那蜡烛道:“莫非,这便是……蜡烛?”
赵端午没接话。
心中想的却是,蜡烛在此间可是个稀罕物。自家因身份使然,家中倒是不缺蜡烛。可家中的蜡烛,多是由柏油或蜂蜡蜡脂加其他东西做的。眼前这“蜡烛”,倒是纯净。
不知想到了什么,他蹲下身子,朝着火堆看去。只见,方才被水浇灭的草上,正附着一些烧化了的蜡块。
心中有些说不上来的惊喜,他举着抢救回来的蜡烛,仰头探看。“阿遥,我们好像,误打误撞,捡到宝了。”刚才的“鱼冻”,没有烧成水。化了的“鱼冻”,还能结成块。若是加上烛芯,想必,便能当作蜡烛用了。
心念一动,立时起身,满屋子找起烛芯来。李星遥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冒出一句话:感谢兔子。感谢兔子,帮她证明了,所谓的"鱼冻",便是蜡烛。感谢兔子,帮她省去了找理由这一步。
她由衷地感谢兔子。
便去屋外,给兔子嬉了一把嫩嫩的青草。又承诺:等有钱了,一定给它买更好吃的东西。
兔子嗷嗷两声,作为回应。
很快,赵端午就找了烛芯来。他满怀期待地想将烛芯放入蜡烛里,可,头蜡已经凝固,二蜡也即将凝固,正着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