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套拍
“两部?”
靳茜看着摆到面前的两份初稿。
一份暂定名《比丘》,另一份写着《菩萨》。一看名字就知道这两部的灵感来源。
这人拍上一部的时候就跟自己叨叨过什么背德有三好,什么人妻、小妈、尼姑之类之类的污言秽语。
死性不改啊。
比丘,佛家里指年满二十、受过良好教育而受具足戒的出家人,俗称“和尚”,同时还有“破烦恼”、“持净戒"之意。《比丘》讲述的就是“和尚破戒"的故事:明玉和月印两师兄弟常年清修,明玉因为得罪权贵而被设计破戒,坐化后托生为权贵家的女儿,月印「心知师兄是为复仇,也随之辞世投胎,跟随在明玉转也身边试图渡化她。[1]
菩萨,也是佛教用语,菩提萨捶之略称,意为“觉有情”“道众生”。《菩萨》则是一个关于“菩萨悟道"的搞笑喜剧片:九世善人无相从小行善积德、斩妖除魔以求早证菩提;蛇妖垂涎无相的身子,千方百计想勾引无相却屡屡失败。无相利用昏君对自己的钦慕引导他向善,蛇妖就故意变成妖妃搞破坏,两人斗智斗勇扯头花,发生了一系列高武规格宫斗事..……[2」
这两个故事各有其抽象。
后者直接就是个无厘头奇幻片,两个男主……女主……算了,两个主角和昏君光CP组合就能排出3!=6个。
前者看起来还煞有介事地列了个考据名单,但是,“我请问托生给仇人家当女儿是怎么个报复法?”“自然是投身欲海沉浮,败坏仇家门风。”?你听听,说的这是人话吗?
要是别人嘴里冒出来这句话,那顶多当作是从哪个世纪穿越来的老僵尸;偏偏这话出自方可以口中,给靳茜直接整不会了。“好吧,这个说法原型出自《喻世明言》中的《月明和尚度柳翠》,而这个典故往前追溯可以追到元杂剧。“方可以不逗她了,“哦,对了,《西游记》里唐士老和蝎子精聊天的时候还谈到过这两位的八卦。”只不过元杂剧里的“柳翠”设定本是观音玉净瓶里的杨柳枝,偶染微尘,便下凡托生成风尘妓女。
“月明"则是月明罗汉所化的风魔和尚。
冯版则虚拟了个高僧,说高僧为妓子红莲所污,于是托生复仇,为柳翠投身风尘编了个动机;
而原本单纯路过的月明也变成了高僧的故交。方可以讲完文学小常识,两手一摊:“既然他都先泥了,我当然不能客气。”
“好啊,旧故事夹带新私货是吧?"靳茜懂了。“怎么说这也是因循迅哥儿的教诲,起码得叫故事新编吧。”“那你改名字是为了?”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而且这里头还揉了其他梗,免得原教旨主义魔怔人回头说咱挂羊头卖狗肉。”
“比如?”
“你自个儿看嘛,后头都写明白了。”
靳茜又往后翻翻,找到了一行注解:
《明悟禅师赶五戒》。
归国留子靳老板在方可以的暗示下搜了下百科。又名,《佛印长老度东坡》。
啊,这俩人我都认识。
啊!等等?
“所以你还把苏东坡泥了?”
靳茜大惊,她说这人设怎么哪哪儿眼熟?
“别乱说啊,都说了是虚构人物了一-再说这也是文化传统了,至少算是冯梦龙先干的。”
“他什么时候泥苏东坡了?”
“你不知道苏小妹这个文学形象就是苏轼的性格人设套了苏家八妹的壳吗?”
“什么?苏小妹是编出来的?”
等等,那苏小妹和秦观搞C·….
靳茜:宇宙猫猫头思维升华jpg
靳茜不可控制地升华了一会儿苏门四学士之间深情厚谊,在被星之彩清空san值前回过神。
方可以那些满嘴跑火车的话真假先不论,反正也不是给她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