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山顶还有六七十米的位置,选定了一处打鹰场子。
这边地势坡度很缓和,好似一处天然的石台似的,只需要略微的平整一下就可以直接拿来用。
最让岳峰心动的是,在石台靠近后侧的区域,有几棵自然生长的马尾松。
这几棵马尾松树龄都不大,山上土质贫瘠长得有点低矮扭曲,岳峰大致打量了一圈儿,发现只需要稍微修整一下,就可以当成打鹰铺子的框架使用。
这可省了不少搭设打鹰铺子的功夫。
当即,岳峰三人就忙活起来。
收集附近一定范围里的低矮灌木,修整马尾松下面的几根粗枝,将砍下来的灌木树枝当做材料堆积成打印铺子的围墙,再从外面收集大量的雪壳子糊在外面保温隔绝冷空气。
在岳峰的指挥下,大半天的功夫,打鹰藏身的窝棚已经修葺的有模有样了。
从外围看,以马尾松为骨架搭建的打鹰铺子几乎毫无违和感,明天一早上山的时候,带个火盆外加木炭出来,留好通风口,就可以暖呼呼的烤着火在铺子里等着金雕到来了。
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岳峰三人有说有笑的下了山。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呢,岳峰就早早的去新房这边将叶小军跟金龙喊了起来。
赶路需要时间,还要布置拉网等细节,所以赶早不赶晚儿。
三个人简单吃了点早饭糊弄一口,规整好网具跟诱饵就离家开车上了山。
人多力量大,带点进窝棚守鹰的物资几个人一分摊下来,倒也不累。
等赶到了地方,岳峰麻溜的开始做鹰场子最后的布置跟拉网细节调试工作。
主战场这边,依然还是隐蔽性最高的手拉网。
栓诱子的地方,岳峰准备了一只摘了四肢关节,体重只有两斤出头的活兔子,旁边拴着那只普通鵟。
另一面,自落网距离捕鹰铺子也不远,直线距离只有不到三十米,正常的自落网装置,中间栓了逮到的那只乌林鸮。
所有细节布置好之后,岳峰拉着叶小军跟金龙,就钻进了窝棚里。
进山的时候就提前做了准备,窝棚里的条件也不算太过艰苦。
炭火炉里点着木炭,窝棚头顶上方的位置留着换气孔,靠近网具一侧还留着一个观察孔,三个人都裹在厚实的衣皮袄当中烤着火,在窝棚里猫着谈不上舒服,但也不算受罪。
这一蹲,就是半上午的时间。
起初叶小军跟金龙还比较兴奋,期待感十足,不时压低着嗓音跟岳峰问东问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兴奋被乏味取代,俩人都有点耐不住性子了。
临近中午,岳峰转身从猎包里取出肉包子示意叶小军在炭火边烤上,大部分注意力还都放在外面鹰场子上。
等哥仨吃完烤的肉包子填饱了肚子,金龙小声问道:“还要等多久啊?咱们在周围转悠了好几天,你不是说已经完成踩点了吗?”
岳峰解释道:“完成踩点了归完成踩点了,但金雕是活物,而且还是长翅膀的活物,这玩意儿活动范围是挺大的!
我可以确定,这处笔架山的主峰,肯定在它的核心活动区域里,但是它啥时候经过,我也说不好!
可能下一秒,也可能明天,或者下一周!”
“啊?下一周什么情况?”
听到前面哥俩还没说啥,当岳峰提到下一周几个字的时候,叶小军跟金龙都有点hold不住了。
让他们跟着在林子里转悠可以。
毕竟场景在换,都是陌生的区域,也不嫌无趣。
但是窝在这处小棚子里,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不敢大声说话,周围黑洞洞的只有一个观察口,人会非常压抑。时间长了耐心再足也消耗光了。
“嘿嘿,逗你们玩呢!一般猛禽都会巡视自己的领地,这处笔架山周围地势最高,金雕大概率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