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再说。
无论做什么买卖,都得先查探一番再说。
她走后,码头上却忽然起了躁动。
祝今宵带人去接货的那艘船,刚靠岸就听说船上死了人。听船主说是染了病,死在船上。
人死了已经有一天,隔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白布掀开一看,尸体的皮肤大部分都溃烂了,胸前的衣襟处还有很多呕吐物。有人报了衙门,要派人过来尸检,才能确定到底是病死的,还是被人杀害的。
柳月牙穿得朴素,本就是为了低调行事。毕竞她那个打着补丁的包裹里,可还有不少金银。
她一进客栈就直接说要住十文钱的大通铺。跑堂的直言不讳:“姑娘,咱们这大通铺是男女混住的,你要是不介意,我就领您去。”
柳月牙”
她:“那有没有全是女子住的大通铺?”
“也有。就是得贵两文钱。”
“那就它了。“柳月牙递过去十二枚铜钱。大通铺的环境比她想的好那么一点,至少墙壁上没有蜘蛛网,被子是干净的,还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茶。
在她进来前,这里已经住了四个人。年纪大的在床上躺着,年纪小的坐在桌边兴致勃勃地聊天。
她刚好是最后一个。
听她们聊天时说话的语调,似乎也不是海阳本地人。有的是过路客商带的丫鬟,有的也是和柳月牙一样,来海阳城找生计,暂住在这的。柳月牙默默走到最里头那个床铺,铺好自己的床,把几件衣服叠放在枕头边。
有人走来,往柳月牙手里塞了一把炒得很香的瓜子:“姑娘,我姓蒋,蒋桃子,叫我桃子,阿桃,都行,你叫什么?”“柳银盘。“柳月牙再次报上姓名。多念了几次后,她觉得这名字还挺顺口,就好像她本来就应该叫这个名字。
“哇,你这名字真好听啊,还带银。一听就是个有钱的名字。"叫蒋桃子的姑娘笑眯眯地夸奖。
有她在,柳月牙很快就融入这个临时的大通铺群体。聊了一会后,柳月牙约她们出门觅食。
客栈提供的饭菜太贵,她想去看看有没有便宜的。顺便逛一逛,深入了解一下海阳城的风土人情。
其他四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天爷呀,何苦浪费这个钱出去吃。我们几个人的凑一凑,就够吃了。”
她们大方得很,马上把包裹里带着的吃食掏出来。柳月牙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怎么还有出门随身带着一坛子酱菜的!除此之外还有带着馕、窝窝头,甚至还有带着粽子的。
她真是在顾家有钱日子过久了,居然这么不知道节省!柳月牙在内心谴责了自己半响,掏出几枚铜钱:“那这些就当我给几位姐姐喝茶的钱。”
几人连忙推拒,最后还是红着脸收下了。
等吃完这顿,柳月牙已经把这几位的来历打听清楚。她还是没吃饱,决定还是得出去一趟。
柳月牙把贵重东西贴身带着,带上门出去了。海阳城近几年才归附大俞朝,受海州管辖。这里的道路还有房屋,与她生平所见皆不相同。
屋檐下总能看到吊着一串颜色迥异的贝壳,风一吹,叮铃哪当,格外好听。柳月牙走走看看,没过一会手里已经拿了不少吃的。其中一样叫做春饼,是这里人人都会做的特色小食。饼皮擀到近乎透明,裹着一些青菜、鸡肉,还刷了一层辣椒。嘴张得大一点,几乎一口就能吃下一个。
还有一样叫做薏粑。这是用糯米做成的一种糕点,外糯内甜,糯米皮包裹一些软白如玉的椰丝或花生糖馅,蒸熟后软糯拉丝。柳月牙咬开一个,瞬间椰香扑鼻,馅料甜而不腻。椰子…他最爱吃的就是椰子。
柳月牙还记得顾危品尝她做的椰子糕还有椰子鸡。那些事好像已经很遥远了。
柳月牙几口把薏粑吃完,继续往前走。
海阳人吃的最多的当然是鱼,而且偏好酸辣的口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