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九英出生的时候,其实她并不在上阳。
她出生的时候,老太爷并没有看见满院的梅花,也没有吟咏出袭九英之曜精兮,佩瑶光以发微(注1)的诗句,让老太爷吟咏出这样诗句的孩子。
是魏九芙。
是那个比魏九英早出生两日的女孩子,是魏四娘子。
只是后来这个女孩子的名字被人拿走了。
她被取下名字的来龙去脉也被人拿走了。
拿走她名字的人,仿若恩赐一般,让她与她的女儿共用了一个字,然后再随便捡了个字给她,她让她叫魏九芙。
魏家的孩子,名字几乎都是老太爷取的。
老太爷喜欢从花中给女孩子们挑名字。
有人是兰花,有人是海棠,有的人取自梅花,有的人说魏九芙也是花,是芙蓉花,也是魏家如珍似宝的花儿。
但是花与花之间是有区别的。
有人携兰而蕴,有人棠棣协宁,有人袭九英之曜精兮(注2),有人叫魏九芙。
有人的名字是玉堂人物感发而作,有人的名字是穷秀才家的识得一两个字的女儿,随便迎合着花的字眼儿而牵强附会取的。
魏九芙并不喜欢这个名字。
她觉得她像这个名字一样,只能被别人肆意抢走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感恩戴德地接受别人施舍给她的渣斗。
自这个名字始。
她写的诗会被人拿走,拿去作为装点别人女儿才名的篇章;长辈赠给她的珠宝首饰会被人拿走,会以孝道之名拿去充了别人的私库;有时候,院子里分下来的份例不够了,他们也会在她这里拿走,因为他们说,女孩子以谦和恭敬为美,则恭近礼,俭中度矣(注3)。
魏九芙恨极了。
她讨厌这种被人欺辱、被人俯视的感觉。
就因为她是一个庶出的,是一个歌女肚子里面爬出来的,她就应该谨小慎微不争不抢,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面,然后看着那些嫡出的夫人生的,拿着一切她渴求而不得的东西,活得朝阳明媚。
凭什么?
魏九芙不甘心。
她要向上爬。
而一个女人向上爬能做些什么?
是嫁人。
魏九芙想的很明白。
在她出生没有获得慈爱的父亲以及高贵的母亲之后,魏九芙想往上爬。
就只能获取一个高贵的丈夫。
所以她要张三郎。
魏九芙的院子很简陋,但是洗刷得干干净净。
厅上摆了一张书案,案几是用了许多年的老物件,案角是斑驳还脱了漆的,垒的小山般厚重的书堆叠在案几上,魏九芙跪坐在书案前,手里拿着一本东山文集。
这是张三郎的书。
她并不喜欢这本书。
但这并不妨碍她手不释卷地读着。
两个夫人带着丫鬟来了魏九芙的院子里。
魏九英被拦在了外面。
门砰一下被踢开,丫鬟被绑着,像一只牲畜一样扔在了魏九芙面前。
魏九芙似乎是吓极了,她的脸色骤然变得苍白,她唯唯诺诺地望着步入而来的两个夫人,跪下来施了一个端正的礼。
多么懂事又惹人怜爱的小娘子。
张大夫人看见了她手里的那本东山文集。
书页发旧泛黄。
显然已经翻过多次了。
“四娘,你父亲已经商议好你的亲事了,只是尚未下定,若是你想让你父亲背信弃义,想要你妹妹的夫婿,你就大大方方说出来,母亲怎么会不考虑你呢?”
魏三夫人悠悠地说道。
“你这样故意杀了妹妹的猫,让你妹妹当着客人的面出丑,这不单单是丢了妹妹的面子,更是丢了我们魏家的面子,你可知道吗?”
她宛若一个慈母,谆谆教诲着不乖的孩子们。
她没有审问,没有盘查,仅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