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结合。市场潜力:可作为签名单品推出限量系列。”方淮惊讶地看着她,“你就这么一看就能分析出这么多?”“被李沐训练出来的,在墨尔本时,我们决定回国单干时,她将毕生所学都叫我了哈哈。"苏喃雀跃道,眼睛仍追随着T台上的每一个细节,“设计师不会无缘无故做出任何决定。每一个缝线、每个颜色选择都在讲述故事。”秀至中场,音乐突然转变。一系列全白造型鱼贯而出,从极简的连衣裙到复杂的分层设计,全部采用不同质感的白色面料。“白色主题,苏小姐怎么看?"方淮疑惑道。“不全是。"苏喃的声音突然变得锐利,“看第三套,那不是纯白,是经过精心调配的多种白色渐变。领口是象牙白,向下过渡到雪白,裙摆处是带一点点蓝调的月白。这种色彩渐变需要极高的染制技术。”她继续分析,语速平稳而快速:“这不是简单的白色系列,而是对′白'的深入研究。设计师在展示她对色彩nuance 的掌控能力一一最高级的色彩运用往往看起来最简单。”
方淮若有所思地点头,“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做一个"红的不同层次′系列?”
“方总不愧是商人。"苏喃难得地赞许道,“但不是照搬,而是要理解其精髓一一单一色系的深度探索,展现品牌的技术实力和审美高度。”秀程过半,苏喃已经记录了整整七页笔记。她的目光如鹰隼般捕捉每一个细节:一处不寻常的缝线处理、一种新颖的面料搭配、一个巧妙的色彩过渡。当一系列蓝色系服装登场时,方淮继续道:“这些看起来更符合日常!”苏喃研究了一会儿,“确实更商业化,但注意看那件钴蓝色连衣裙的裙摆。”
方淮眯眼看了看,“不就是普通的不规则下摆吗?”“远非普通。"苏喃道,“左侧比右侧短十五厘米,这种不对称设计需要重新计算面料垂感和运动轨迹。更妙的是,短侧露出的是同色但不同质地的打底裙,创造了色彩统一但层次丰富的效果。”
她在本子上迅速画了几笔,“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创意,但调整不对称的程度,让它在保持设计感的同时更适合日常穿着。”苏喃没有想到与方淮一起看服装展洽谈得很欢快,在她印象里,方淮性格比较冷,能说一句话,不会说两句以上。
聊得这么来,自然也是没发现坐在对面的林清川和他妹妹。高潮部分来临,设计师的签名作品出现:一套看起来完全由碎片组成的套装,仿佛随时会散落,却又奇迹般地保持着完整造型。方淮摇头,略有沉思地说:“完全不具备实穿性。”“但极具传播性。"苏喃反驳,眼睛闪着专业的光芒,“这不是为了销售,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媒体会为这样的设计留下整版篇幅,而它所带来的关注度会带动全线产品的销售。”
她仔细研究着服装的结构,“而且看似随意,实际上每个碎片都通过隐藏的磁铁和特制扣件精确连接。这种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到更实用的设计中一-比如可拆卸的袖子、可变长度的下摆。”
方淮若有所思,“所以你看到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技术展示?”“每一场秀都是多层叙事。"苏喃终于转头看了方淮一眼,“最表层是娱乐表演,往下是设计理念的表达,再往下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最底层则是行业趋势的预示。我们的工作是穿透所有层面,找到能够与我们品牌DNA结合的点。”这些内容都是李沐教给她的,术业有专攻,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渗透其本质,才能拿出真东西说服旁人。
也是在转头那刹那,苏喃瞥见熟悉的身影,不敢确认,缓缓回过头,恰好在对面的人群里与林清川对视,他穿着休闲款的西装,冷冷地直视前方。苏喃撤回一颗脑袋,不仅思索,不是说这票很难搞到手吗,他哪里来的?最后一套造型登场,全场响起惊叹声。那是一件看似简单的黑色长裙,但当模特移动时,裙摆如流水般波动,颜色随着角度从墨黑变为深蓝再变为紫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