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章
到翰林院后,徐清岚便埋头忙于公务,紧赶慢赶终是赶在快下值前,将因告假而堆积的公务忙完了。
徐清岚正打算吃盏茶歇歇时,却又被上峰派了差事。“礼部范侍郎向来看重你,你这会儿既得空,正好把这份祭文送去礼部给范侍郎过目。”
上陵礼将至,每年上陵礼虽是由礼部主办,但祭文却由翰林院撰写,之后交由礼部官员过目。
徐清岚拿了祭文去礼部寻范文正。
因着修史一事,之前徐清岚频频来礼部,礼部众人已认识他了。知晓他是来找范文正看祭文的,有位面善的员外郎便好心道:“范侍郎去户部了,徐翰林稍候片刻。”
徐清岚谢过对方,便立在廊下等候。
中午那场暴雨过后,天色便一直阴晦黯淡,空气里还有冷冽寒意。好在徐清岚在廊下站了没一会儿,一身绯色官服的范文正就回来了。“这么冷的天,怎么在外面站着?“范文正招呼徐清岚进了他的值房。老吏很快就奉上了两盏热茶。
徐清岚说明来意后,将祭文稿递过去。
范文正看完后,既失望又愤然:“往年上陵礼的祭文都是由章老学士持笔撰写,他老人家写的祭文哀思痛悼一气呵成,让人读之亦悲亦叹。今春他老人家致仕了,翰林院就拿此等辞藻华丽言辞空洞之物来滥竽充数了!”徐清岚闻言,当即便要站起来,却被范文正抬手制止。“此事与你无关,你不必插手了,这篇祭文先搁在我这里,明日我去找荀院士细说。”
徐清岚明白,范文正此举是不想将他牵扯进此事里,便起身谢了范文正。两人又聊了会儿修史之事,便到下值的时辰了。徐清岚想起前日范文正约他去雀儿巷尝家乡菜一事,便问:“老师下值后可还有事?若是无事,学生请老师去雀儿巷尝尝家乡菜。”“无事,但今晚这顿饭得老夫请。”
之后他们二人一同出了礼部,徐清岚唤来长松,让他回去同宋宝琅说一声:他今夜有约,不回去用饭了。
范文正望着这一幕,神色有些恍惚。
当年他刚入仕时,每每下值归家时,总有人于门前等候。那时但凡他下值后有应酬,他也第一时间派人回去传话,以免她久侯自己不归。
“老师。"徐清岚走了过来。
范文正倏的回过神来,率先迈开步伐:“走吧。”雀儿巷位于城北,从这里过去有一段距离,所以徐清岚与范文正是同乘一辆马车去的。
他们要去的那家小饭馆就在雀儿巷巷中的位置,小饭馆是一对中年夫妻开的。男子在后厨忙活,妻子则在柜台前招呼客人。范文正和徐清岚坐在临窗的桌旁落座后,女店主便过来替他们斟茶,询问他们吃点什么。
范文正用陵州话刚报了一个菜名,女店主就听出了他是陵州人,当即便用乡音同范文正交谈,之后店里来了客人,女店主才去招呼其他客人了。徐清岚倒了盏清茶递给范文正。
没一会儿,他们两人点的菜就上来了。两荤两素都是陵州的特色菜,外加一道虾鲜豆腐汤,并一壶陵州独有的春盎酒。“掌柜的,这道汤上错了,我们并未点虾鲜豆腐汤。"范文正提醒道。那女店主开朗一笑:“没错,这道汤是送的。小店刚开张,还请二位同乡日后有空多多光顾啊。”
范文正与徐清岚应好谢过后,那女店主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范文正知晓徐清岚滴酒不沾,便冲他扬了扬酒壶:“那今夜这壶酒就归老夫了。但一个人独酌有些孤寂,老夫喝一盏酒,你吃一盏茶,如何?”“学生敬老师。”
之后他们二人一面用饭一面闲谈,待一壶春盎酒见底时,范文正也明显有了醉意。
范家的老仆将范文正扶上了马车。徐清岚顿了顿,又折返回去,买了壶春盎酒。
他们两人同乘一辆马车而来,如今范文正又醉了,徐清岚便先送范文正回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