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是否在榜上吗!”
属实是此次科举的影响太大,往年放榜时学生虽然也激动,但其实对自己的答卷和实力也都大概有个估量,对对手的水平也有了解。可今年,学生们对自己的答案不仅没什么信心,就连对手们是否抽到了擅长的科目,答得又是否得当,简直是一问三不知。因此,所有人都翘首以盼那榜单上的名姓。衙役们刚刚将榜单一贴好,方才才不情不愿地退后几步的人群,一瞬间又都涌了上来。
这时候谁还能想到什么礼仪、什么面子,都只想要在榜单上快些看到自己的名字,再看看对手的名字是否在榜上,一时间,唉声叹气者多矣,忽而狂笑者也不在少数。
“这秦璋不是前些日子写檄文讨伐那位的那个学生吗?”突然有人说起这事,一眨眼的功夫,拥着的人群都有些要安静下来的意思了。
“阿姐为何突然要说这些。"有人不解道。秦璋也有些好奇地从窗口探头出去看,任休毫不客气地从另一边也挤了进来。
“此人竞是第二名!"另一个眼尖地也看见榜单前几的名姓了。秦璋还愣在原地,任休已经激动地要抱住她跳起来了。“文礼,你是第二名!”
秦璋不敢相信地眯了眯眼睛,试图看清榜单上的字。好像……还真是自己?
“唉!我果然没中。”
有人垂头丧气地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酒楼的掌柜也来屋内道喜:“恭喜小秦公子高中!”秦璋摸了摸衣裳,任休一只手按住她,另一只手摸出了一个钱袋,扔给了掌柜:“劳烦您帮我们分发一些,算是同喜了。”掌柜的掂了掂钱袋的分量,笑呵呵地答应了下来。只是看着任休,她又有一些犹豫:“这位公…”任休大手一挥:"可是未在榜单上瞧见我的名字?无妨!”见秦璋犹豫着想要安慰她,她直接凑上去拉住了秦璋的手:“文礼还不懂我吗?我准备的都没有被抽到,因此没有中第,实属意料之中。”“倒是文礼你,高中第二名,明日可得请客啊!”秦璋见她的确不介怀,也就不再纠结,很是慷慨地应下:“何须明日?咱们现在就去!”
大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礼部尚书很少见地主动请见,一进门就开始称喜。皇帝头都没抬:"可是代州的科考出了结果?”直到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她才合上了折子,看向了礼部尚书。礼部尚书长拜:“圣明无过陛下!代州的科考出了结果,和往届不同的是,这次榜单上足足有一半多的学生都是寒门出身!”“当真!"皇帝闻言一下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世家大族盘踞多年,对科举的垄断也不在少数日子,皇帝一直想要进行一些改革来提拔寒门学子,大大小小的政策也颁布了一些,却都没有太大成效。“臣不敢妄言。”
礼部尚书恭敬地呈上了自己汇报的折子,由内管接过去呈给了皇帝。“臣仔细研究了代州的科举政策,发现实际考试中有一条,是当时政策公布时并未提及的。”
“学生们进入考场才知道,此次科考的科目并非自己选择,而是通过抓阄选取。”
皇帝一下反应了过来:“何……这政策颁布时距科考不过数月,即便是家里有条件,也只能紧着自己擅长的几科抓紧学习。而这抓阄之计,倒是真让考生们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公平啊。”
“陛下所言极是。“礼部尚书敬佩不已,“因此,绝大多数考生都没有分到自己擅长的题目,就只能在自己能力的最大范围尽可能地答好。没了往年宋家给自家门生的透题,寒门学子一下就抓住了机会,虽说还是导致一些有才能的学子落榜,可更多的人因此上了榜!”
皇帝自然明白有得必有失的道理,虽然也为那些落榜的考生感到遗憾,可大多数还是喜悦。
但很快她就冷静了下来,摇了摇头:“只是恐怕这计策,也只能用在今年了。”
礼部尚书来之前就想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