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想起
大雨如注,寒风彻骨。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洪水便几乎淹没了仙女庙的一层。婉儿看着远方谢之霁之前消失的方向,依旧还是空荡荡的江面,她暗自心算,若要谢之霁过来,至少还要一炷香的时间。可她能撑这么久吗?
婉儿咬咬牙,看着不断上涨的洪水,她不能这么坐以待毙。可周围空荡荡的,除了脚下的这块土地,再也没有支撑她的地方了。该怎么办?
忽然,婉儿眸光一闪,跳到二楼的檐壁上,看见仙女庙的匾额还在,心里松了口气。
这匾额长约五尺,宽约三尺,拆下来就是一块浮板,若是洪水来了,她趴在上面至少不会沉到水里面去。
匾额已经被水淹没了,婉儿拆下来费了好一番功夫,身上的蓑衣都蹭掉了。她想捡,可转瞬被水流冲走了,看着在洪水中上下起伏的蓑衣,婉儿脑海中浮现起谢之霁为她披蓑衣模样。
婉儿抿抿唇,拖着匾额准备往上爬,可刚转身就僵住了。一个浑身僵白的幼童在水中漂浮着,衣领被房檐勾住了,在水中一上一下地晃动。
那双僵硬发白的眼,正直勾勾地看着婉儿。婉儿头皮发麻,吓得近乎腿软,手指紧紧地抓着匾额,指尖用力到发白。婉儿见过尸体,在幼时跟随父亲赈灾时,也有不少饿浮倒在路上。可那时她还小,父亲便将她抱在怀里,将她的头埋在他的胸前,一遍又一遍地给她唱童谣哄她睡觉。
所以,那时的她心里并没有多害怕。可此时此刻,看着那具被水泡的僵白的幼童尸体,婉儿脑子里嗡嗡响。
呆滞了片刻后,洪水便已没过了小腿腕,婉儿心里一紧,缓缓上前靠近那幼童。
这孩童莫约三四岁,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杂物撕碎了。婉儿伸出颤抖的手,哀恸地为他合上眼,而后将自己的外套拢在他的身上。“对不起,没有救到你们“婉儿忍不住哽咽。她轻轻地将幼童的衣领扯开,幼童随着洪水一起漂走,转瞬便被吞没了。生死存亡的这一刻,时间过的格外慢。
婉儿站在庙宇顶上,望着谢之霁离开的方向,几乎望眼欲穿。谢之霁已经离开多久了呢?水已经快漫到了庙宇的房顶,婉儿看着脚边的水一寸寸浸透鞋面,心里再也忍不住恐惧了。谢之霁或许不知道,她其实很怕水。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水有一种天生的惧意,有一年书院附近的一个幼童落了水,她下意识去救,可水刚没过大腿处,她便抑制不住浑身僵硬,最后还是其他同学救的人。
回去后,秋婶儿告诉她,她小的时候调皮不听话,和人出去游湖,结果不小心落入湖中被淹了,回去后生了好一场大病。可婉儿想了很久,都没想起来有这回事儿。“小小姐,你自小就这么没心没肺的,长大了以后可不得气死人。“听到她不记得后,秋婶儿无不感慨地叹气。
“那带你出去游湖的小公子,不仅挨了一顿家法,还被关了大半个月的禁闭呢。”
婉儿无奈地耸耸肩,趴在桌上百无聊赖地摇着腿,“可我真的不记得了嘛,小时候的事情谁还记得那么多!”
秋婶儿仿佛被她的话噎了一下,不禁摇摇头,一脸无可救药地看着她。洪水已经没过了脚踝。
婉儿:“哦对了,秋婶儿还没给我说那救我的小公子是谁呢?”秋婶儿没好气地看着她:“怎么,还想去报恩啊?”婉儿笑嘻嘻地看着她:“那当然啊,先生今日教了我们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面正好有一句′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他既救了性命,这份恩情自然要还。”
秋婶儿白了她一眼,捏了捏她的脸,“不过十岁出头的小丫头,还学人家报恩,你先把你自己养好就不错了。”
洪水已经没过了小腿腕。
婉儿抓紧手上的匾额,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开始乱想,那个时候,秋婶儿有告诉过是谁救的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