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表弟(小修)
还未至开宴之时,蔡萱、蔡蕙二人作为出嫁女,自是需得先携家眷往程老夫人所居的荣惠堂拜寿问安。
将军府一行人先一步到了荣惠堂。
屋中笑语喧阗,已坐着不少蔡程两家的亲眷。裴朔心不在焉地向程老夫人祝了寿,心中却仍记挂着方才所见的那一抹红。“来年,阿朔便要武举了罢?“程老夫人问起,“准备得如何了?”本朝武举,与科举一般,乃是三年一试。
武举之时,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蔡蕙对着程老夫人笑了笑,道:“是,马步弓箭倒都还好,唯有策试尚还有些拿不稳。”
程老夫人轻轻颔首,并未说什么"阿朔也到成家立业的年纪了"之类的话,只温和道:“左右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也无需太过心急,循序渐进便是。”蔡蕙低声应是。
屋中其他小辈适时地说起讨巧的吉祥话,逗得程老夫人眉开眼笑,与裴朔相关的话题便被轻轻揭过。
蔡蕙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口气尚未完全落下,便又骤然提了起来。她听着廊下通传,阿姐一家到了。
蔡蕙不禁看向自家二郎。
裴朔仍是那副神游天外的模样,甚至没有往廊下看去。只见谢璟与谈思琅一左一右,伴着蔡萱步入荣惠堂。谢璟清隽、谈思琅明艳,这对新婚的夫妻,竞好似同辉的日月。候着的嬷嬷含笑引他们上前。
跨过荣惠堂前门槛那一霎,听着屋中的交谈之声,谈思琅轻抿下唇,下意识看向谢璟。
哪知谢璟也在看她。
他的眼很静。
却并非远山之上寒浸浸的积雪那般冷冽的静,而是夏日无风的午后、浓荫之下的深潭的静。
于是她的心,也跟着静了下来。
她对着他弯了弯嘴角,下定决心。
谢府三人施施然步入屋中,向程老夫人行礼拜寿,又命侍女将寿礼送上。程老夫人笑眯眯地受了。
在听到谈思琅口中的“外祖母"三字后,裴朔终于抬起头来。外祖母……
因着他与谈思琅始终未换过庚帖,是以,曾经在蔡府时,谈思琅都是如旁人那般客客气气地唤一声“程夫人”的。
如今,他与她仍未换过庚帖;她对上外祖母,却已然换了称呼。他攥了攥指尖,手臂微微发麻。
三娘换了对外祖母的称呼。
那他呢?
他对她的称呼也要换了吗?
裴朔只觉荒谬。
为何所有人都在粉饰太平?
为何三娘全然不会别扭?
她不记得他们的过往了吗?
她当真觉得表兄是什么良配不成?
多可笑。
难道日后相见,他还要恭恭敬敬地唤她一声"表嫂"?却见程老夫人乐呵呵地差侍女送来一只锦盒,又从中取出一对玉镯。她和善地对着谈思琅招了招手:“好孩子,到我这来。”广袖遮掩之下,谢璟不着痕迹地握了握谈思琅的手,似是一种无言的鼓励。谈思琅会意,从容地走上前去,端端正正于程老夫人身前站定,又甜声唤了一句"外祖母”。
程老夫人道:“这对玉镯,是我出阁之时,祖母亲手戴在我手腕间的。阿璟的婚事耽搁了这样多年,如今见着你们二人姻缘美满、琴瑟和鸣,我便也放心了。”
她话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落入满堂亲眷耳中,顿时让众人心中都有了计较。
蔡府中人皆心知肚明,眼前这谈家姑娘,许的本是程老夫人的另一位外孙。如今姻缘突改,众人原本皆在暗中观望,揣测老夫人对此究竟是何态度;而今这一举动、这一番话,无疑是表明了程老夫人对谈谢二人这桩婚事的认可与回护。
先前那些若有若无的打量与猜测,顷刻间都有了答案。谈思琅心中微讶,面上却是不显。
却见她礼数周全地向程老夫人道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