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徊明> 触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触棺(2 / 3)

盘算,堂外有小厮飞奔而至,门外的长随未及阻挡,便听到小厮惊慌叫道:“老太爷,不好了!大太太,大太太触棺了!”

顾老太爷一时没听清,小厮又叫了一声:“是城西府里的大太太,她触棺自尽了!”

顾老太爷心神一沉,大惊而起:“什么?!”

然而大惊之下他又迅速冷静下来,厉声问道:“她状况如何?有没有留下什么说法?”是夫妻情深吗?这对夫妻的确是利益一致同进同退,但是情深到要触棺相随,这不大可能,毕竟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儿子在身旁。那么,是为什么?

他心里有一股不祥的感觉。

小厮神色惊惶,话在唇边又不敢说,抬头见顾老太爷冷厉的脸色,更是慌乱,只恨为什么要叫自己来报这个信,嗫喏几下,被看清顾老太爷脸色的长随狠狠地拍了一记,踉跄了一下,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大太太,大太太如今满头血,情况如何还并不清楚,不过她触棺前说,她说,咱们府里的二爷令她即刻交出家财,这是要生生逼杀她,她想到日后失去夫婿,要在,要在这等人所在的屋檐下生活,怕是要吃尽苦头,长痛不如短痛,不如跟着大爷一起去了也罢。”

顾老太爷闭上眼,压下胸中的怒意,老大自来是不让人省心的,这个妻子也是他抗拒了自己的好意、一意孤行要娶的,果然也绝不让人省心。

此时城西顾府已经一团大乱。

顾严别府另居,买的宅子当然不及祖宅位子好,也要小上不少,只得三进,然而主人只有三个,加上仆从丫鬟,也还是十分宽敞适意。南京是旧都,没有皇帝,虽有六部班底却不必上朝,所以位置略偏些也没有关系,反而环境幽静,很是舒适。

然而顾严一死,又是恶死,要做佛道两种道场以作超渡,来往吊唁的人也不少,加上帮手的人既多又杂,前院和二进院都腾了出来,还是显着有些逼仄了。

至于帮手的人为什么会多且杂,这明显是因为两个顾府的意见不一造成的。

顾府那边派来帮忙主事的是顾二爷顾谨,奉的是顾老太爷的命。顾严的幼子年方十二,还在读书当不得事,若是让家中心腹主持也着实不太像话,且别说两府未分家,就算分了家,这种大事也该是族中亲戚来主持,何况顾严又不是没有亲兄弟,过来帮忙主事理所当然,顾严的妻子钱氏连推拒都不得推拒。

本来顾谨和带来的人手说好了是管外头,但是顾谨借着顾严横死,担忧钱氏过于伤心之余还要主内院杂事心力交瘁,让自己的妻子也来了内院,说是做钱氏的帮手,毕竟内院要理的事也很多。

这样,无论内外,都被顾谨把控住了。这也是顾谨和顾老太爷心照不宣的。顾严死了,要真正收回顾严的一切,就必须先让顾严府里的人心神不定,让他们意识到钱氏和顾小少爷已经靠不住,从而明白哪一边才是有前途的。

但钱氏却并不只是一个深宅妇人,她在顾严生前便能把手内外院,顾严和祖宅所有人都并不亲近,唯一能相信的人便是抗拒了顾老太爷而自行娶回的妻子,因此钱氏明面上是妇人不能主外,但外院的事情她一清二楚,顾严生前的心腹和幕僚也都能听她使唤一二。

两者便不得不发生矛盾,不得不乱。不过一则钱氏令人在外院牵制顾谨一二,顾谨的妻子在内院也能牵制钱氏一二。二则在总体目标一致——令顾严入土为安——的前提下,这几日也算平平静静。

也因此,顾谨在顾严府做的一些手脚和打算便不太能瞒得过钱氏。

钱氏没有爆发,她一直表现得伤心欲绝,浑浑噩噩。

直到出殡这一日。

出殡时来吊唁的人是最多的,有头有脸的也都会在这一天聚在一起送别亡者,随着出殡吉时越来越近,重要的人也终于都到了。

来的人有顾氏家族的族长、李府尹的心腹、各府的子侄和一些南京的场面人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