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邀请,还请了大夫来府上,我实在不能不来。”
“请大夫?”
“嗯,殿下没事的,我也并非被迫,出来走动走动也好。”
安宁皱了皱眉。
这霍夫人今日就如此势在必行吗?连大夫都请来了。
此举真是太过冒昧了,根本不给旁人拒绝的余地。
可若是府上主母拒绝大夫进府的话,这事也好推脱的。
怎就偏偏放大夫进府了?
安宁不着痕迹地瞧了陆夫人徐氏一眼。
陆夫人正在看什么人,看得格外认真,丝毫没有察觉旁人对她的审视。
顺着陆夫人的视线,安宁瞧见对面,宣宁和霍嘉悟、曹咏恩正相聊甚欢。
她在看谁?
还没来及细想,戏台下乐声响起,十几个穿着斑斓戏服的伶人上了台。
那边寿星霍夫人和霍大将军一同入席,一个仆从点头哈腰给他二人递上来一本戏折子。
霍大将军抬手一挥,示意仆从把戏折子给寿星。
霍夫人抿唇一笑,点了一出《罗帕记》。
霍夫人又命仆从拿着戏折子,让宾客们点上一出。
那仆从领命,直接朝宣宁所在的座处走去。
宣宁拿到戏折子后,朝安宁投来一个略显得意的眼神。
她点了一出《落金枝》。
《落金枝》里讲的是前朝一个公主,仗着帝后独宠,横行霸道,娇蛮无礼,最后被众人厌弃,和亲塞北后客死异乡的故事。
安宁知道,宣宁是在嘲讽她。
成菊也看出两姐妹之间的暗流涌动,她在身后低声提醒安宁,切莫动怒。
安宁收回目光,撅了撅粉唇,高声道:“本殿下也要点戏!”
瞬间所有人朝她看过来,安宁挺了挺腰杆。
拿着戏折子的仆从顿住,看向霍夫人,等着霍夫人发话。
霍夫人笑道:“殿下要点戏自然可以,还不快去。”,后半句是对仆从说的。
仆从急匆匆走到安宁面前停下。
安宁拿过戏折子翻了翻,指着戏折子上的《换太子》。
“这个有趣,本殿下点这个。”
仆从道:“好的殿下,奴婢记下了。”
宣宁听到安宁点了《换太子》后,脸色微变。
《换太子》这场戏讲也是以前朝一件事为原型,相传前朝赵仁宗的李妃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皇子,刘妃担心这个皇子成为太子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趁着李妃产后虚弱,命人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皇子。
赵仁宗看到李妃诞下“怪物”,怒不可遏,以为不详,继而下令将李妃打入冷宫。
后来刘妃也生了一个儿子,并凭借这个儿子被立为皇后。
谁知就在封后大典那天,李妃携被换走的皇子归来,指破刘妃所有的阴谋诡计,最终刘妃被处斩,李妃成为皇后,皇子也被立为太子。
刘妃筹谋半生,谁知最后还是落了个一场空,令人唏嘘。
这个故事似乎也暗藏隐喻。
难道她知道些什么?
宣宁透过戏台子上五彩斑斓纷飞的衣袖,注视对面的少女。
而少女却始终未再看她,只专心听戏。
三场戏落幕,已过去半个时辰,天色渐渐暗下来,廊下亮起灼灼明灯,寿宴上的瓜果被撤下,换上了美酒佳酿和各式菜肴。
戏台子上伶人们撤下去,在一曲歌舞表演过后再次上了台。
这次他们洗去了脸上的粉黛,素着一张脸,仅凭一把折扇掩住面颊,“哗”得一声再收扇,伶人的脸已经大变了样,变成了是一张张花容月貌的脸,有的红妆艳裹,有的略施粉黛,个个看下来都令人移不开眼。
伶人们再次以扇掩面,收扇过后,脸又换了一张,跟之前完全不同,但依旧活色生香。
多来几回,没人记得他们原先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