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首次收益就超过一千三百美元——虽然其中七百美元要感谢斯坦人的“慷慨解囊”。
如果说这次是小马过河的试水,那么下次就是狼奔豕突的大|跃进了。
何长宜需要尽快回国,然后带着更多的货来峨罗斯。
不过,当何长宜将事先写好的购票事宜的峨语纸条递给窗口售票员时,她瞟了一眼,干脆地将纸条推出来。
“нет(没有)”
何长宜早有准备将另一张纸条奉上,问她什么时候有票。
售票员不耐烦地扫了一眼,连说三个“нет(没有)”。
何长宜有些惊讶,怎么会没有票,就算是在国内国际列车车票最紧俏的时候,至少也能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到票。
她还想再问一问,售票员直接忽略,问起了下一个人。
何长宜被挤到队伍外,有些愣神。
这服务态度……很亲切,或者说有点过于亲切了。
国内脾气最差的关系户售票员也不过如此了。
然而,接下来何长宜换了几个售票窗口,得到的回答都是“нет(没有)”。
即使是看上去最面善的售票员,在面对何长宜的询问时,也只是无奈的耸耸肩,示意这里没有车票可以卖给她。
站在火车站外,何长宜心头忽然闪过一丝明悟,接着就是哭笑不得。
不会吧……
难不成老大哥家里也养黄牛?
虽说大家曾经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但真的没必要连这种细节都一模一样。
合着她这一趟来峨罗斯,出发的时候加价找钟国黄牛买票,回程的时候还得给峨罗斯黄牛贡献业绩,两国的GDP是要全靠她这个弱小无助的倒爷拉动吗?
再说了,这人生地不熟的,让她去哪儿找靠谱的票贩子?
等等,莫斯克的熟人……
何长宜眼前一亮,匆匆拦下一辆出租车,用不熟练的峨语告诉司机此行目的地。
“莫斯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