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发显得鹤立鸡群了一-糖糕摊子前人挤人的,可季松高别人大半头,何况衣裳闪着光,身段也好,沈禾看着看着忍不住笑了,忽然发现季松回头望了她一眼,立刻止住了笑,欲盖弥彰地探头看向别的地方。
沈禾这副反应,季松也笑了;他转过头来,安心地对着摊主买糖糕,指着刚刚被竹筑篱捞出来的、放在一边蓖子上控油的糖糕道:“来两个!”糖糕包在油纸里不住地烫着指头,季松拿了东西就转身回去,到了老樟树下把东西一递:“给你!”
沈禾抬手去接,刚入手就丢了纸包。季松身子一矮,抬手托住了纸包明知故问:“怎么了这是?不是你说要吃的吗?”沈禾瞪着他甩着手指一-这人就是故意的,故意把这么烫的纸包给她拿着。季松自然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事,闻言慢条斯理地打开纸包,捏了一只炸的金黄酥脆的糖糕给她:“行了行了,知道你皮肉嫩,我喂你吃一一这回可别贪嘴,里头的糖浆更烫呢。”
沈禾心道她又不是小孩子,当然明白这件事;可季松实在讨厌,她瞥了一眼纸包笑了:“怎么就两只啊?花我的钱还这么小气啊?”季松也不恼,这会儿认真道:“这里头好多好吃的东西,别吃太多了,闹得肚子难受,受疼事小,要是没法儿吃了…见沈禾瞪他,季松笑得更欢:“行行行,我给你揉肚子。”沈禾这才往前伸着脖子,小心翼翼地吃着糖糕。糖糕很热,沈禾只咬了一小口,咔嚓一声轻响,糖糕立刻露出了雪白的里衣,又不住地冒着热气;季松瞧着她慢慢地吃,又补了一句:“今天不能吃凉东西。”
沈禾没吭声,只专心致志地吃着糖糕,吃完了季松三两下吃完了自己那只,方才和她一起离了老樟树,去寻别的吃食去了。两人一路走一路吃,刚开始还是一样东西买两份,没多久就变成了买一份,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分着吃;等各色小吃吃了个半饱后,季松拉着她去了一处面摊上:“这家面味道不错,是个几十年的老铺子了,听说太宗爷迁都的时候就有了,传了好几代人;刚好也到了午饭的时间,快来尝尝。”面摊上有个热气腾腾的大锅,那锅好大,比一人伸长了胳膊还要大;大锅里面满是沸腾的面汤,因为煮的时间久了,那面汤不是澄澈的清水,而是泛着象牙白色的混浊面汤;有小厮在一边看着,见汤混了,就那只大瓢把面汤舀到一只桶里,再加了热水进去。
沈禾瞧得入迷,步子不自觉上前一步,又被季松握住了手:“不嫌热啊?”季松这么一说,沈禾也觉出来锅里的热气扑面而来,就任由季松把自己拉到摊子一角坐好,又忍不住拽着他衣袖低声问他:“子劲,为什么要把面汤盛出来啊?″
季松看向她的眼神越发惊愕,过了片刻才笑了:“没下过厨吧?”“啊?!“沈禾确实没有下过厨,可听见这话有点不好意思,又听季松架了:“煮面的水时间久了,面汤就越来越浑,再煮面就煮不熟了,这时候就要把面汤盛出来一部分,再加了热水进去。”
“当然,这些面汤也没浪费了一一你瞧,"季松说着指了指摊子边缘蹲着的一群人。他们蹲着,要不是季松指给她看,她还真没发现。季松又道:“那都是赶路人。出门在外,衣食住行都要花钱,好多人不舍得花钱,就自己带着大饼一类耐存的东西;到了吃饭的时候,花上一个铜板买上一碗加了咸盐葱花什么的武汤,就着大饼就算对付过去了。”
沈禾抬高了眼睛看,果然瞧见那些人都端着只大海碗,海碗里头放着绿油油的葱花芫荽。
她轻轻点头,又转头看着季松:“那你怎么知道啊?”“我怎么知道?"季松低低笑着:“有时候有差事,免不得去别的地方,路上见得多了。”
沈禾问了句傻话:“你也这么吃吗?”
刚说完沈禾就后悔了,季松居然也没嘲笑她:“我没这么吃过,爹和大哥他们这么吃过。路上吃饭挺难受的,哪怕有钱呢,水土不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