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 章(2 / 3)

坯房,大部分都是半埋在地下的地窝子宿舍。

空地上堆着草料垛,拴着几匹骡马。几个男人扛着工具走过,好奇地看向抱着棉花布匹的舒染。

终于,在土坯房后面,她看到了一间门口挂着“生产办公室”木牌的房子。门开着,里面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像是在下达命令:

“……就这么定了!机器趴窝,人手不足,娃娃们放羊的放羊,捡柴火的捡柴火,哪有人手去管什么学校?认字?认字能当饭吃还是能出粮食?现在最要紧的是把渠道开出来!把荒地开出来!上面的开荒任务完不成,大家都得喝西北风!娃娃们的事,等秋收后再说!”

舒染在门口顿住脚步。这声音的主人,显然就是生产主任赵卫东。

她清了清嗓子,提高声音:“报告!新报到的支边青年舒染,来找赵卫东主任报到!”

屋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片刻,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约莫四十岁,皮肤是长期风吹日晒的棕红色,戴着一副断了腿用胶布缠着的眼镜。

他脸上没什么笑容,只有被打断工作的不耐。这就是赵卫东。

看到舒染和她怀里抱着的棉花布匹,赵卫东眉头锁紧,眼神带着审视和疏离。

“哦,舒染同志?进来吧。”他侧身让开,一副公事公办地态度。

办公室里很简陋,旧木桌几乎被各种报表、生产进度图淹没,墙角放着十字镐和铁锹。

桌子后面还坐着一个黑红脸膛的中年汉子,正闷头卷着莫合烟,抬眼瞥了舒染一下,一副瞧不上她的样子。

“马技术员,这是新来的师范生,”赵卫东介绍道,又转向舒染,“这位是马技术员,管机务的。”

赵卫东没让舒染坐,自己也没坐。他拿起桌上一份皱巴巴的文件,对着光看了看,又放下,“舒染同志,你的情况连里知道。有文化,是好事。但现在连队的当务之急,”他手指敲在桌面的生产进度图上,一个标着“落后”的红圈格外刺眼,“是完成上面的硬指标!开荒、挖渠、引水、排碱、压沙……哪一样不要人手?哪一样能等?”

他目光转向舒染,“娃娃们?大的十二三岁,已经是半个劳力,放羊、拾粪、帮厨、送水,都能顶事!小的满地跑,你让谁去管?谁有那个闲工夫坐屋里听讲?识字?够用就行!会写名字,认得清工分本上的数字,会算十以内的加减法,不耽误将来干活记账,足够了!至于那些个……”

他嘴角向下撇了撇,带着轻蔑和不解,“写啊画啊歌啊舞的,那是锦上添花!戈壁滩上连粮食都还没种出来,搞那些花架子,不是浪费是啥?”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说教的意味:“边疆生存,生产第一!教育?那是吃饱了肚子以后的事!现在搞这个,就是跟生产抢劳力,拖全连完成任务的后腿!”

舒染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个赵卫东和她曾经的校领导如出一辙,简直就是个“绩效狂”。但她更清楚自己的处境。她不是来当圣人的,她是来求生的。

“赵主任,”舒染的声音平静,“教育不是花架子,也不是为了教诗画歌舞。”

她迎上赵卫东的目光,“连队要发展,光有力气不够。认了字,至少能看懂农药标签,知道兑多少水,别把苗烧死了!能算清楚自家的工分,记个简单的账,少出错少吃亏!就说眼前这排碱渠的图纸,要是将来咱们连队自己的娃娃能看懂一部分,是不是也能帮上技术员的忙,少等师部的人?”

她指了指外面的农具:“就说这些工具,说明书都看不懂,坏了怎么修?靠蒙?靠等机务队?时间成本算不算损失?”

赵卫东感到权威被挑战,他声音大起来:“那是以后的事!现在的要紧事是把地种上!没有眼前的口粮,谈什么将来?你说的那些,等戈壁滩变成粮川了,再搞不迟!”

“赵主任,”舒染知道硬顶下去无益,语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