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章 反差(1 / 2)

为了女主更加出彩,增加冲突性和人物的复杂性,余明最终给女主角设计了类似双重人格的设定。余明饰演的是女主的潜在面,拥有绝对的理性,对生命很漠然,因为实验室经历有较为扭曲的心理。虽然经历过白人夫妇的感化和师傅的教导,能够压抑自己的杀意。

但为了生存会杀死一切威胁自己的事物,做出绝对理性的选择。

刘艺菲饰演女主的表层面,那个生活在小镇上的平凡女孩。

平日里会和朋友玩闹,帮家里人干活,忧心家里的财政情况,遇到坏人会害怕地哭出来。

两种人格并不冲突,或许说是为了适应环境所诞生的一面。

为了适应实验室残酷的环境诞生了残暴和冷漠的一面。

来到小镇后为了适应和平温情的生活诞生了善良和憨憨的一面。

而养父母的病和家庭破产的困顿,还有自己在实验缺陷留下的基因病,最后让她打破了这种生活,将另一面释放出来。

这里倒是有个有深度值得讨论的议题会在剧情中体现出来。

人的天性是善还是恶,就是人们讨论已久的性恶论和性善论。

还有人的天性又能否因环境而改变。

而在这部电影里,余明用稍微隐晦点的方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也来源于存在论的观点,人活着就是为了维持、延续、证明自己的存在。

余明的观点是人的天性非善非恶。

就如同对于天道或者宇宙本质规则而言,没有对错之分、善恶之别,只是万物运作的规律。善恶对错只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为了根源需求存在所作出的判别。

不利于自己就是恶和错,有利于自己就是善和对。

而且每个人的善恶对错的标准又有很大的区别。

很多人的行为只为了生存。

在当前的环境中所谓偏恶的行为更容易生存时,人们自然就会显露自身恶的一面。

所谓偏善的行为更容易生存时,人们自然就会显露自身善的一面。

人们大多无法用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问题,对于人的天性就总要分个善恶。

那么从当下的环境看,当性恶论被更多人认同时,也就说明了当下的环境需要人恶一点才更好生存。同样,当性善论被更多人认同时,也就说明了当下的环境需要人善一点才更好生存。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前社会的生存环境,是善更容易生存还是恶更容易生存。

世界是灰色的,就像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色彩偏白一点,那么落后的地方色彩就偏黑一点。现在的世界总体上却是滑向偏恶的一面,这是生存矛盾积累的爆发。

当消除掉大部分人的生存矛盾时,世界才会回归到偏善的一面。

只是不知道这个过程会发生什么?

就算有十多年后未来的信息,余明也不知道。

他无法看到更远的未来,他也无力改变战争和冲突。

个人的声音永远是渺小的,为了生存我们也只能看到自己眼前。

他也只想在这个百年之大变局中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在帮助刘艺菲实现梦想的同时,顺便用电影讲述一点自己的理念。

和原版《魔女》相比,在人物的人设上也有很大的变动。

因为拍摄地点放在漂亮国,要在北美上映的缘故。

电影里的人种就变得很全面。

收养魔女的父母变成了善良的白人夫妇,热情开放的白人同学小美,由成隆扮演的师傅。

反派有冷酷的大叔小头目,痞帅的小帅,混混打扮的小黑妹,壮汉肌肉男等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剧情上也稍微要漂亮国本土化一下。

前期的日常就要以漂亮国这边的生活方式改一改。

还有为了筹钱治疗养母和解决家庭破产的困境,女主参加了漂亮国的达人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