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小很小,就像遥不可及的光点。
其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存在,看不清楚。
“莫非是念顺捕捉到了烈阳之气,真要让这里出现一只传说中的朱雀了?”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其中的青龙和玄武都有了,如果宋念顺捕捉烈阳之气,出现了朱雀。
那最后的白虎呢?
宋启山仔细回忆着,想起白虎主杀伐一说。
不禁心中一动,家中杀气最重的,大概就是大儿子宋念丰了。
宋念丰今年一百三十岁,却还挂着一品大都统之职。
凉山王三个字,已经成为世间传奇。
古往今来,还从未见过一百三十岁的大都统。
当然了,也没人见过一百五十岁的太师。
倒是宋念守这位一百一十多岁的大祭司,显得更正常一些。
不过宋念守事情实在太多,已经打算把大祭司的位置传给孙子宋秉敛。
宋秉敛今年六十多岁,正是挽起袖子勤快干事的年纪!
“要让念丰主动去捕捉杀伐之气,创造另一门仙法?”
宋启山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
一门仙法,并不足以保证宋家未来,这种东西,自然越多越好。
不过这样做的话,就不能让宋念丰修行烈阳之气了。
一来贪多嚼不烂,二来宋念顺就是因为烈阳之气和情欲之气冲突才受了道伤。
烈阳和杀伐是否冲突,没人清楚,不能冒这个险。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宋念顺捕捉烈阳之气花了大几十年。
宋念丰是否能做到?
“罢了,等出去后再和念丰商量。”
宋启山又看向主屋旁的神树,经过多年的吉光灌溉。
神树已经长到四丈高,树冠宽阔,枝叶茂密。
这些年光是嗣玉果,就孕育了百颗以上,消耗一万五千多缕吉光。
好在宋家掌控天下资源后,一年普通吉光就能收获两千余缕,这点消耗倒也不算什么。
最起码保证了家族子嗣,每一个都有足够的武道天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只保证武道天资,已经不够了。
仙法修行远比武道更难,天资不只是根骨,更多的是靠悟性。
宋念顺仅仅捕捉一缕烈阳之气,便花费八十年之久。
在宋启山看来,这无疑代表着天资不足。
仅有仙法,没有法术,没有法器,未来宋家想闯入世外仙宗的地界,站稳脚跟,难如登天。望着高大的神树,翠玉般的枝叶不时发出轻响,如同道音般令人着迷。
宋启山忽然似有所悟,视线延伸至宋念顺所在的第三间祖宅。
祖宅中,宋念顺一家几口伫立于此。
同样的画面,已经看过不知道多少次,但这次截然不同。
只见宋念顺的身上,隐隐多了一圈金色神光。
将他整个人,照耀的好似仙神临世。
宋启山心念一动,右手吉光不断注入神树之中。
神树的一截树杈,随之不断生长,渐渐来到第三间祖宅旁。
枝叶碰撞的声音,更加玄妙。
与此同时,于密室中独自感悟烈阳之气,尝试创造仙法宋念顺,眉头紧锁。
虽然捕捉到了烈阳之气,但那是靠着练气九重,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和执着。
若所有人都像他这样修行,宋家就算废了。
所以他必须找到感知烈阳之气的窍门,并将之形成一套完整的修炼法门。
从练气,到筑基。
很难!
心中有所明悟,却又捉摸不透。
运气好,或许几十年就能感悟出来。
运气不好,或许到死都不清楚应该怎么做。
就在这时,宋念顺听到了一阵玄妙道音,自虚空而来,传入脑海。
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