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悠宁并不是一个蠢材,她选择夺权的时机刚刚好。
以往宋启山每年都会来王都看望贺周知一次,这回还有至少三个月。
贺周知如果没死,殷悠宁会继续隐忍。
因为她很清楚,自己跟贺明言并没有太多真正意义上的支持者。
皇帝活一天,天下人都不会容她乱来。
而现在,她成功了。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来到金銮殿。
没有看到熟悉的贴身太监,也没看到监国太子贺明才。
只有坐在龙椅上,局促不安的贺明言,以及身着凤袍的殷悠宁。
尽管百官有些已经听到风声,但未曾确定,也不敢乱言语。
如今见母子俩一坐一站,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皇帝,恐怕真的登天了。
太子呢?
能站在这座大殿的,都是人精。
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若皇帝真去了,太子不出现,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太子也死了。
否则的话,怎轮得到贺明言坐上龙椅。
早已被殷悠宁收买的吏部尚书方正则,朗声问道:“依大周国律,后宫不得干政。敢问宁妃娘娘,为何在此?二皇子殿下,又为何坐在龙椅上?”
这话属于明知故问,或者说抛砖引玉。
大臣们都立刻安静下来,齐齐抬头看去。
殷悠宁强忍着心头欢快,尽量不让自己大笑出声,用平静中,又带着几分悲痛的语气道:
“皇帝陛下已于昨日登天,太子心急如焚,竟也跟着一命呜呼。如今不得不让明言登基,以免天下大乱。还望诸位王公大臣多多护佑,保我大周万万年盛世不朽!”
底下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猜到了结果,但真亲耳听到,又是另一码事。
皇帝久病卧床,登天是可以预料到的,并不让人意外。
至于太子心急如焚,因此一命呜呼,无人会信。
然而不等这些大臣反应过来,吏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侍郎,以及数名军中三品,二品武将。站出来对着贺明言跪下,高呼:“臣等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大臣们有些犹豫,他们都知道宋家跟贺家的关系。
尤其贺明才,自小在宋家长大。
此事宋家是否知晓?
是放任自流,串通一气,还是秋后算账?
这时候,户部尚书唐明阳站出来,沉声道:“即便太子身故,依照礼法应由二皇子继位。但臣认为太子之死,颇有蹊跷。包括陛下登天,究竟天意,或是人为,理应查清!”
他是前任户部尚书林青川,一手提拔上来的,两人算得上师徒关系。
林青川故去后,唐明阳依靠这层关系,一路爬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能站在这里,不是因为多有能力。
而是宋家的权力太大,与户部有着千丝万缕的牵扯。
这个位置,只能给宋家认可的人。
最起码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所以别人不说话,他却不得不出声,否则没法跟宋家交代。
殷悠宁盯着唐明阳,眼中闪过一道杀意:“唐尚书的意思是,本宫谋害了陛下和太子?”
唐明阳硬着头皮道:“臣并未这样说过,只是觉得有蹊跷,所以……”
话未说完,外面又走进来一名武将,乃正四品的城门领将。
他走上前来,跪拜道:“禀报陛下,宁妃娘娘,臣已封锁王都出入,任何人擅自闯入,格杀勿论!”“做的好。”殷悠宁脸色好看许多,甚至带上几分笑意。
她已于两日前,假传圣旨,把领侍卫大臣和城门领将都给撤换了。
如今的王都内外,有上万兵马拱卫。
距离最近的同安营,西山营,也有兵马正朝这边汇聚。
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