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卡诺夫将军继续说道,“在M区,也就是以我大姐命名的地方,你们一眼就能看到四号机组被炸毁的安全壳,还有那四分五裂的反应堆残骸!”
“上面四周还有瓦砾,焦土,以及被爆炸冲击波送过去的大块砖块。”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从反应堆被炸飞的扭曲混凝土加固棒。”
“你们或许也会看到一些电子设备的遗骸散落,我和政委也测试过他们的重量了. ..咳咳咳.”“还有石墨,那些黑色的石头,也是最危险的东西,那些曾经是反应堆堆芯一部分的石墨如今散落的到处都是。”
“它们也有可能并不是黑色的,物理学家告诉我,因为爆炸产生的高温,他们有些石墨可能已经变白了,但有些依旧完好无损。”
“而石墨附近才是最危险的!辐射水平足足有一万伦琴每小时,听好了,暴露其中三分钟就会杀人。”“三分钟。”
“咳咳咳”
“我,民防部队副司令,尼古拉·塔拉卡诺夫将军与你们同在,我和政委在那些石墨旁边虽然待了许久,但是,你们不能学我们。”
尼古拉·塔拉卡诺夫将军,一名52岁的哥萨克人,秃顶,身材矮小。
少年时,他目睹自己的村庄被德军烧为平地。
所以他瞒报年龄参军,15年后获得了军事科学博士学位。
作为一名后原子弹时代的战斗工程学专家。
塔拉卡诺夫还撰写了两本苏联武装部队的教科书。
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如何在核打击后开始重建。
他详细研究过苏联主要城市被其他国家导弹袭击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模拟情形。
设想成千上万人的悲惨死状。
设想居民在被毒化的土地上挣扎求生。
设想在未受打击的帝国大后方的地底下重建关键工业。
1970年,他开始在莫斯科郊外的诺金斯克军事试验基地进行实际演练。
那里建起了一个满是瓦砾、废墟的小城,专门用于模拟核毁灭后的城市环境。
他在那里制定出众多技术规范,研发出许多大型工程设备。
例如装甲挖掘机和推土机,以及带有伸缩臂和机械钳的IMR-2战斗工程车。
而现在这些设备已经部署到了切尔诺贝利特别禁区中放射性最强的区域。
但在这里,所有的计划和技术都宣告失败。
塔拉卡诺夫不得不派出手下的战士们参战,而他们手中唯一的“武器”,只是铁锹。
“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排在最前面的五名士兵眼中闪烁芒,他们走向楼梯。
登陆到顶后,他们向右转,沿着一条昏暗的走廊一路前行,直到看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刺眼的亮光一那是爆炸时在屋顶上留下的一个洞,仅容一人通过。
从这里可以通往三号机组上方屋顶的M区。
而就在几个月前,消防员们曾在那里奋力扑灭四号反应堆抛射出的瓦砾碎片引发的熊熊烈火。走廊尽头,他们在门前集合。
橡胶呼吸面具中传出他们粗重的呼吸声。
那位老兵敲响。
“咚!咚!咚!”
他们一窝蜂的冲了出去。
老杨攻略组与老费力攻略组最大的不同的是一更加大胆和激进。
老杨攻略组的全员直接挑最大的干。
尽管塔拉卡诺夫吩咐禁止用手直接触摸。
但在老杨攻略组的成员面前直接忽视了。
他们直接冲向那些巨大的石墨块,几个人直接抱起,然后迅速推下屋顶。
盖革计数器的响声也越来越频繁。
两个攻略组的行动方式截然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一一尽快清理屋顶上的石墨,减少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计数器的示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