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通的黄云观,即是当日徐永生循着脑海中神秘书册神兵图指示,找到的下一个关键位置。不过,那里距离东都相对较远。
同时因为许媛的关系,当前他同许文通不好直接往来,误会他不在乎,更多是不希望暴露自身意图。并且,按照谢今朝的介绍,那位黄云观主许文通,乃是一位道门武魁。
所以徐永生暂且按耐自身好奇,先专注于自身修行。
不过今晚忽然得谛听带回这样一条消息,则让徐永生心中微动。
他有心一探黄云观究竞,至少先弄清楚神兵图指引的事物究竟是什么。
当然,谛听带回的消息只说明一位道门北宗长老向许文通发出邀请,而并非许文通已经答应对方并确定离开黄云观赶来东都。
相关方面的消息,还需要再确认一番。
谛听带回的消息随机,指望就这么等着它来帮忙验证,显然不靠谱。
因此徐永生稍事准备后,待第二天一早东都城门开启,出一趟远门,一路向西。
跋涉百多里,他来到黄云观所在的那片山岭周围。
徐永生径自在黄云观外山野间,寻了一处隐蔽所在,临时安营扎寨。
跟谢今朝、谢初然兄妹出游几次,看着他们的仆从安营乃至于避免危险和清理痕迹,徐永生在这方面也渐渐上手。
然后,他便开始安心等待。
接下来的,很大程度上要交给运气。
这里除了黄云观,左右人烟稀少,谛听如果是带回和人相关的消息,范围便小了许多。
可这货每晚上班打卡,带回来的却也可能是今天这里下雨,明天那边小鸟做窝。
还不如家长里短,闲话八卦呢。
上次在黄云观运气好,谛听带回消息直接锁定在许文通本人身上,希望这次也不差。
等消息归等消息,徐永生不会干坐着发呆浪费时间。
虽是在野外,不影响他继续修行习武。
如今除了积累温养自己的第二层“义”之外,荒野无人,山间林地又广阔,正适合用来练习身法。成功养成第一组“礼”之编钟后,任谁也不能再说徐郎君是个无礼之辈了。
而这意味着他终于可以开始修炼学宫嫡传的轻身步法,麟趾步。
“仁”之玉璧作为基础并周转变化,“义”之古剑提供爆发力和速度,“礼”之编钟提供回气,同时也令步法条理完善。
或许在直线冲刺速度上不算特别出彩,但这门儒家步法绝学麟趾步,于小范围内挪移,灵巧、变化兼备,并且还有很强的耐力,虽然是理论上九品武者就能修炼的身法,可品质相当优秀,仿麒麟落步之姿,以德斧人,不战而屈敌。
何况,就算麟趾步向来不以直线冲刺距离著称,徐永生也还有与之匹配的武夫绝学云雀纵。这就是颇为强调直线冲刺速度乃至于腾身纵跃的本事了。
而且,既然以“云雀”为名,其灵巧性同样不差。
徐永生经过修行与练习,麟趾步迈出,“仁”之玉璧、“义”之古剑、“礼”之编钟震动之余,武夫意气枪、煞气刀和精气甲,同样为之震动,令他一门步法同时身兼两家之长。
再加上七品武者的底子,徐永生此刻在山林间挪腾,比真正的云雀都要更加灵巧迅捷。
另一方面,在修成儒家第三枚“仁”之玉璧之后,学宫罗毅、燕德那边也传给他一些七品武者才能接触和修习的儒家绝学。
当前他就满足修炼条件的是百川学海,典出《法言》“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一说,掌势颇为雄浑浩大,绵延如江河归海,攻守兼备,化解对手攻击的同时,仿佛澎湃巨浪一般给予反冲反击。
基础要求是儒家武者至少已经养成三枚“仁”之玉璧,一方“信”之印章,一组“礼”之编钟和一块“智”之龟甲。
除了五常之仁,其他要求看似都不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