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早晨十点安宁大厦顶层的总监办公室,谢佑宁和刘艺菲两人穿着正装,正在接受总台的采访。从7月29日开始,各个话题和争议一直就扩散,直到昨晚几个国际新闻的出现,让这次舆论彻底破圈。至于为什么总台来采访,谢佑宁也是跟刘小丽聊过后才知道,座山雕这个屌人推波助澜。
《你的名字》即将上映,既然如此!那就玩一波大的。
让这次事件变为国内文化的一次崛起,证明国内文化在霓虹的影响力有多大,同时证明国内市场的潜力。
“你好,风佑。”
“你好。”
谢佑宁看着来人,心情有些微妙,居然是特么的柴大记者。
对这个人,谢佑宁不太好评价,这人确实很敢说,而且采访节奏也不错,但是环保这东西……纯纯西方国家用来限制华夏的手段而已。
不过那时期国内污染也确实很严重,所以一一本质上她说的没错,但如果算上西方国家的情况,那她就是单纯只敢说自己人,不敢说别人,典型的双标。
那么问题来了,她是真不知道这是西方国家的陷阱,还是真被迷惑了?
这件事,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
这次接受采访的不止谢佑宁,还有刘艺菲。
少女的《少年的你》在霓虹引发了大范围的波动,比起谢佑宁的《声之形》还要来的吓人。《声之形》毕竟是少数群体,读者代入感会少一些。
但是《少年的你》却是实打实的社会性问题,虽然打着轻小说的名号,但是已经跟社会纪实小说挂钩。就如《白夜行》,一部打着推理本格小说旗号的社会纪实变更小说。
东野圭吾靠着《白夜行》拿了奖,《少年的你》的文学性在霓虹看来,同样不低,自然也有夺奖的可能性。
这次谢佑宁宣传的两个重点,文化和影响力。
打过招呼,三人各自落座。
柴大记者可能屁股有点歪,可能力确实强。
她采访星爷的视频,那种娓娓道来如老朋友一般的提问,确实很有氛围感。
“风佑、刘艺菲小姐,你们两人属于年少成名,有没有什么别人没有的压力?”
“那确实有。”谢佑宁看了眼少女,示意别发呆,好好听着,不急不缓说道:“其实刚刚出道的时候,对于当红没什么直观感受。”
“直到有一次,去参加活动,发现两边有好多人都喊着我的名字,突然意识到,自己背负了很多人的期“嗯嗯,我也是这种感觉。”刘艺菲顺势说道:“妈妈说我有很多粉丝,都没什么感觉,直到第一次签售会,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我。”
柴大记者微笑继续问:“所以这是你们宁愿赔钱也要回国的理由吗?”
“倒也不全是。”谢佑宁腼腆一笑,白发加持下,更显少年感:“其实我们的小说已经在准备出版,不过国内手续比较慢,所以想要节约时间,先去那边宣发。”
“是啊。”刘艺菲配合的接过话头:“我们应该平等对待粉丝,不能为了节约成本时间就差异化对待,这是不对的。”
“没错,所以我们宁愿亏损也要回来。”谢佑宁接了一句。
柴大记者眼底闪过异色,两个小家伙应该是提前演练过,配合的还挺默契。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居然会引发两国民众的矛盾。”柴大记者语调温吞问道。
谢佑宁知道大戏来了,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表演,他深吸一口气说道:“这是我没想到的事情,对此为大家带来的困扰,我只能说抱歉。”
“嗯嗯,我们只是想要弥补粉丝,并没有想那么多。”刘艺菲一副“楚楚可怜’的表情。
要做明星,有时候必须抛弃掉一些羞耻心,道德感同样也是,甚至向政客看齐。
“好吧,的确!不过这次据说已经引发了霓虹粉丝对华夏粉丝的挑战,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