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泥潭,她爬起来抹掉脸上的泥水,笑着喊:“再来!”
被他指出修炼的疏漏,她也会皱一下鼻子,略显懊恼,但很快又扬起笑容认真请教:“老师,那这里是不是应该……”
即便偶尔流露出疲惫或对“功课”的抗拒,那笑意也只是短暂地黯淡一下,很快又如拨云见日般重新绽放。
生气也笑,挨打也笑,委屈也笑……这笑容像是最柔韧的藤蔓,不知不觉缠绕上来,消解了他所有可能升腾的严厉与疏离。
谢临川常常如此宽慰自己:这很正常。
得此佳徒,天赋卓绝,心性质朴坚韧,进步神速,更难得的是豁达开朗,永不气馁。身为师长,还有什么不满意?
的确,没什么不满意的。他甚至从中品出了久违的乐趣。
教导她、观察她,本身就是一件趣事。
那些他早已看透的修仙界规则、人情世故、修炼瓶颈,在她身上总会折射出意想不到的光彩,给出令他耳目一新的答案。
她思维跳脱,不拘一格,解法常剑走偏锋,却又直指核心,连他这阅尽千帆之人,也时有惊喜。更妙的是,如此独特、如此充满生机与可能的存在,竟是他谢临川唯一的弟子。
这喜悦平静而深沉,却真实存在。
他看得分明,傅柠骨子里与他有着奇妙的契合。他们都厌恶枯燥的重复,渴望新鲜与挑战;对力量的追求并非出于贪婪,而是源于一种近乎本能的、向更高处奔赴的渴望。
他能清晰感知到她周身偶尔逸散出的躁动一那是对现状的不满、对突破的渴求,是潜龙在渊的轰鸣。这种不甘平庸、永不停歇的进取心,他无比欣赏。
因此,他愿为她思虑更远。
翻阅尘封的典籍,为她寻找最适合木灵根、又能弥补身法短板的基础功法;推演简化那些繁复古老的术法,提炼出最核心实用的法诀;甚至开始思考,在她成功结丹后,又该为她准备什么……
这一切,都是为了弟子。
为了不辜负这份天赋,为了引导她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合情,合理。
谢临川这样告诉自己,将心底那丝因她笑容而生的柔软、因她亲昵而起的波澜,悉数归于纯粹的师责与对璞玉的珍视。
灵境之风依旧清冷,但空气中仿佛总是萦绕着她带来的食物香气与爽朗笑声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