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锦书故作谦虚:“我哪里算什么大红人,还得靠大家多支持,多帮助。”
“行了,说正事儿吧。”
冯主任拍板,无关人员都去忙工作,余下三个人坐在一边,喝水聊天。
“姜同志,我们这边跟厂子也详细谈过了,他们愿意以最低的价格给我们大棚,但是吧,就算是最低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姜锦书点头:“这个我了解过,价格我心里大概有数,冯主任,你就直说吧。”
冯主任忍不住点头,七叔有一句话说的还真没错,那就是村子里那些老小子加在一起,可能都比不上一个姜锦书。
“行,那我就直说了。”
冯主任道:“他们对外的价格,就是全套搞下来,一个大棚三千块。”
一个大棚三千?
过来送茶水的林兰芳吓得直撒嘴,一个大棚比买房子价格都高呢。
乖乖,这么多钱,姜锦书真的能拿出来?
她下意识看了姜锦书一眼,却见她脸色从容,眉梢都不带皱一下的,反而还游刃有余的对她道了声谢:“谢谢。”
林兰芳心里没底儿,不知道姜锦书到底是装的,还是真有钱。
“那最后讲到多少了?”
冯主任道:“最后讲到一个大棚两千五,我跟他拍着胸脯保证,要是这次弄好了,下次还在他们那边买,我把西郊三个村子都卖出去了,拍着胸脯说将来一定会大量需要,好说歹说价格是降下来了,但是人家也说了,一开始一定得四个起弄,不然,就得三千一毛不少呢!”
七叔在一边抽焊烟,低垂着眼皮吧嗒吧嗒的,瞧着他面上稳得一批,其实他心里也没底。
一万块不是个小数目,这个年代的万元户可是很值钱的,说不定家里都已经开上小汽车了,姜锦书一个送报纸的,虽然能卖楼,但是洋楼才几个钱?几千块,也低不上一万啊。
七叔觉得可能没戏,但也有可能姜锦书买不起四个,但是能买一个呢?
要是就只能买一个大棚,那这个大棚,是给自己,还是给王文来啊?
七叔抽着烟不说话,心里已经开始胡思乱想了。
然,姜锦书却点点头,好像没觉得这事儿算什么麻烦,道:“行,那就先定四个。”
所有人:!!!
连老成的七叔都忍不住抬起眼皮看她,烟都忘记抽了,冯主任更实在愣了三秒之后,率先反应过来,而后拍手大笑:“姜同志啊,到底是小看你了。”
姜锦书呵呵:“也不是我的钱,贷款嘛,贷款。”
“贷款也得能贷下来,现在个人贷款很不容易,毕竟资产抵押这块,大家可没什么东西抵啊。”能拿出一万块,不管是贷款还是什么,都不是一件小事儿啊。
七叔捏着旱烟袋的手已经开始颤抖了。
也就是说,马上就能投入建造大棚了,不是他跟王文来抢一个,而是,一家,两个!
七叔抖着抖着就笑了,眉眼弯弯的看姜锦书,感慨:“你这个丫头,果然不一般,老头子我没看走眼!”
事情拍板了,冯主任拿出准备好的合同,一式两份,姜锦书分别跟七叔和王文来都签了合同,而后便是建造大棚,种植蔬菜。
后面的事情,就不是她该操心得了。
好在黄瓜成长快,一个月就足够,现在种下去年底前能赚一波,的确是件大好事。
贷款来的一万块钱,手里还没捂热乎,一眨眼就没了,不过姜锦书不在意,钱这玩意儿本来就不是存下来的,得靠钱生钱。
总之,农村改革的便宜她是占上了,年底开始,坐等收钱。
现在,姜锦书的日子过的特别充实。
在家念书,出来送报纸,到处看一下房子,再关心关心西郊的大棚情况。
公园的那个房子她也想利用起来,就是还没想好要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