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其名,生得又矮又瘦,跟“大勇“二字半点不搭边。
不过这小子机灵,学厨也有悟性,何保国看着顺眼。
之所以收徒,倒不是真想带出个能手,主要是鸿宾楼里其他大厨都带着徒弟,他若没个徒弟在身边,倒显得不合群。
有了牛大勇在,何保国上班更清闲了,还能多个耳目打听消息。
按行规,学徒头三年就是打杂的命,端茶倒水挨骂都是常事,学本事得等三年后。
可何保国破例,刚收徒就教了牛大勇几手。
这小子感动得直抹眼泪,对何保国死心塌地。
其实何保国也没教多深,就指点指点刀工,教两道家常菜。
但比起其他师傅动辄打骂的做派,他这已经算菩萨心肠了。
老易和刘海中倒是收了好几个徒弟,尤其是刘海中,教得用心,徒弟个个出息。
老易就不同,除了贾东旭,其他徒弟基本放养。
何保国抿着茶,听牛大勇絮叨胡同里的新鲜事,偶尔应两声。
没多会儿,牛大勇就抱着土豆去案板前练刀工了。
刀工这玩意儿,全靠勤学苦练。
何保国自己也没少下功夫,如今这手刀工比原主还利索。
心情好时,他便多指点牛大勇两句,哪怕只是零星几句,也够这小子乐半天了。
“傻柱学厨那会儿倒刻苦,可惜天赋差了点。”
看着牛大勇切土豆的背影,何保国暗自琢磨。
若他肯用心教,牛大勇将来未必不能超过傻柱。
不过何保国连傻柱都没教全乎,更别说这半路收的徒弟了。
看了会儿,何保国转身跟其他师傅闲扯起来。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
年味儿越来越浓,街上到处是放小鞭炮的孩童,欢叫声能传出半条街。
轧钢厂早放了假,何保国也落得清闲。
今年三家约好一块儿过年,易家、何家加上老太太,凑在一起更添喜气。
老易起初还想叫上贾家,却被贾东旭婉拒了。要说贾张氏的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过是想蹭些便宜罢了。
关键还得看何保国的态度。何家与贾家虽是门对门,如今却势同水火。
何保国早放了话,绝不可能与贾家同桌吃饭。他与老易倒是交情深厚,老太太平日里也常照拂傻柱,甚至拿大宅子换了何家的小房子。
这顿年饭让何保国感慨万千,仿佛回到童年时光。
虽无电视可看春晚,却洋溢着暖融融的年味。
三家合办的年货极其丰盛,光是年夜饭就由傻柱操持出八道荤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这年头能摆上四道肉菜都算稀罕,八个肉菜简直令人咋舌。
席间何保国逐道点评菜品,只挑不足说——免得傻柱骄傲自满。
傻柱听得认真,虚心记下每个建议,这对提升厨艺大有裨益。
小雨水早先偷吃了蒸糖糕,这会儿撑得直打嗝,面对满桌佳肴竟提不起半点食欲。
老易特意备了好烟好酒,茅台刚亮相就引得何保国眼睛发亮。
这等名酒非同一般,1915年便在海外斩获大奖,两年前更被正式定为“国酒“。
解放前买瓶茅台至少得花半个银元,贵的要两银元。
去年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私营酒坊合并为国营厂,启用“工农牌“商标。
何保国记得茅台共有四个经典商标,除工农牌外,还有五星、飞天和葵花牌。
老易竟悄悄备了两瓶茅台,着实让人意外。
香烟也不含糊,带滤嘴的款式在当时属实罕见——多数烟没有滤嘴,抽起来又辣又涩,何保国为此还专门买过滤嘴配件。
老易拿出的烟一看就是高档货,这等烟酒开销绝非小数目,过年倒是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