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
周二上午。
中影。
“廖秘,你让我见韩董,我们肯定有什么误会。”
陈克辛穿着西装,叫屈道:“我肯定配合中影,中影需要我做什么,我就提供什么!我是爱国的!我可以谈,什么都可以谈。”
见他这态度,廖云一时拿不准。
他们刚强硬,然后陈克辛就选择投了,真的假的?
港岛大导演这么好说话,以前不是这样的啊?
“这个和韩董没有关系,当然,也和你们通过港岛关系密切的媒体炮轰中影没有关系。”
陈克辛立刻否认道:“我怎么敢炮轰中影。这个事啊,说起来还是吴导。吴导找到了我,对中影有意见,我拗不过他那个国际大导。”
“可我只是默认,主要是吴导。他企图通过舆论给韩董压力,我是反对的!我坚决反对!”廖云直接问到了最核心的问题:“我们初步发现了账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李连杰的片酬,这部电影.”
“重新找了账本,发现账户上还有一千万。”陈克辛心里滴血,但还是连忙道:“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当时拍摄任务紧,最近重新找才找到的。”
这已经是陈克辛和李连杰还有剧组其他高层商量之后,大家好不容易凑的。
贪的当然远远比这个多,但李连杰片酬涉及他的经纪公司,剧组其他管理层贪的,大部分挥霍掉了。“你愿意配合,我们会给出路。”廖云给了乐观的暗示,但没直接表示这事翻篇。
陈克辛道:“配合,绝对配合。”
这是变色龙吗?廖云很不适应,主要是变得太快了。
从中影出来,陈克辛只恨自己玩的太嗨。
电影里那句台词,我这一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
一点不符合人设,庞青云明明从头到尾都是赌徒心理,也能叫如履薄冰?他就是想嗨一下,阴阳怪气。这也不符合他的处境,他也没有如履薄冰。
好啊,现在是了,电影照进了现实。
他现在如履薄冰了。
中影发力,另外一个发行博纳也退却了。
于东本来就紧跟中影脚步,而且《督公》搭上了沈善登,在这上面不会犯错。
他不是吴语森,吴语森是商业导演,也许有人愿意为他得罪中影。
陈克辛就难了,和中影好聚好散也就罢了,闹到极度不愉快的地步. . .…
还是那句话,他不是卖座的商业片导演,中影是真的能让他吃不上饭。
既然中影不好说话,那他就好说话就是了。
出来赚钱嘛,入行随市。
陈克辛立刻通过媒体发了个人声明,盛赞《督公》成绩。
“《督公》大卖,是我们中国电影人的骄傲,用实打实的票房成绩作为最硬的炮弹,把一切质疑和反扑轰得粉碎。”
“沈善登导演绝对是新生代第一人,我们这些前辈导演,也要向他多多学习,拍一点观众爱看的电影。“《投名状》贺岁档上映,共襄中国电影盛举。”
落脚点和《投名状》联系了起来,是陈克辛最后的倔强。
为了电影预热!
廖云向韩三平汇报情况,迟疑道:“按道理来说,陈克辛是偏向文艺的导演,转的有点快,不太正常。”
还没说完,另一个秘书送来了陈克辛的最新声明。
韩三平先是若有所思,然后不由大笑出声。
“他们会自己考虑清楚的,人家怎么想,我们猜是猜不到的。”
《赤壁》剧组。
张家振大惊失色:“吴导,不好了。”
吴语森得知陈克辛投了,胸腔里冒出一团火:“这个冚家铲的扑街!”
给陈克辛打电话,也打不通。
吴语森更加愤怒了。
正在这时,副导演拿着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