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里。”
“关键就在于他能否抗住压力,事实,他抗住了。”
陈道明也不装了,记起了笔记,他做了不少功课,但有点跟不上。
陈道明想了想问:“如果不进行大礼仪,先缓和半年呢,因为大礼仪,三年时间嘉靖和杨廷和一直对抗,也影响了朝堂?”
沈善登摇头:“路线不对,努力越多越是错。嘉靖要是退了,三十年都别想有实权,能活过三十年都不一定。”
“而且这种斗争本身,也在彰显嘉靖的担当,这是能抗事的皇帝,自然有臣子靠拢。”
“理论上说,明清皇权达到顶峰,但理论只是理论,和实践差的远。”
“明朝,能够明白皇权是什么,来自哪里,如何使用,边界在哪里,能完整掌握皇权的,只有两三个。”
“朱元璋、朱棣,还有就是朱厚熄。”
“正德皇帝想要掌握,但是不知道方法,无头苍蝇一样。大礼仪之争也是朱厚熄的政治启蒙,不仅收回了权力,还很大程度知道了如何掌握朝堂。”
“如此,才有了嘉靖中兴。”
黄晓明在剧本上写了感悟,四个字:大汉天子。
说起来,他和陈道明也在这部戏合作过,陈道明饰演东方朔,他饰演汉武帝。
不就是当皇帝,汉武帝当的挺好的,他演过。
剧组良好的氛围得以保持。
翌日。
北京城外良乡外,嗣皇帝朱厚熄行殿日。
黄晓明饰演的朱厚熄,身着黑翼善冠的素服,这是藩王或嗣君在大行皇帝(正德)丧期内所穿的标准丧服。
朱厚熄身着的并非普通白色丧服,而是选用了质感极佳、纹理清晰的粗麻面料,即使在丧服的规制内,也经过精心的剪裁。
虽然宽大不修身,但线条依然流畅,显得格外粗粝、沉重、压抑的同时,让麻布的自然肌理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原始的、有力量的美感。
让这身衣服不至于显得肮脏破败,而是传达出一种庄重的悲怆感和肃穆的仪式感。
在粗麻缞服内,露出一点点同样素色的中衣领口和袖口,料子是质地相对柔软的棉布,形成微妙的层次对比。
腰间束着一条同样用粗麻制成的绞带。
造型师刻意让黄晓明优越的身形没有被完全掩盖,宽大的麻衣下,依然能隐约感受到他挺拔的肩背和腰线。
头发没有戴冠,只用一根最简单的麻绳束发,鬓发并不凌乱,脸色没有旅途劳顿疲惫,反而显得俊美和锋利。
那双眼睛经过灯光师的打光,显得更加深邃、明亮、锐利如刀,充满了超越年龄的沉静、警惕和不可动摇的意志。
07年黄晓明正值颜值巅峰,而沈善登对色彩和质感的把控更是登峰造极。
这是大礼仪的第一次冲突。
礼臣建议朱厚熄尊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援引北宋程颐议濮王礼的先例向朱厚熄进言,朱厚炮不允。
根据朝廷礼官建议,请朱厚熄以皇太子的礼仪继承皇位。
但朱厚熄并不接受,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大学士杨廷和等请求朱厚熄听从礼臣所出具的礼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朱厚熄不同意。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熄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这部戏叫《督公》,不叫《嘉靖中兴》,所以只有寥寥几句台词。
最后一个镜头,是朱厚熄在奉天殿举行登基大典时,穿戴冕服身着玄衣繻裳十二章冕服。
上衣为深邃、庄重的玄色,黑中微赤,下裳为尊贵、热烈的繻色,橙红。
色彩对比极其鲜明,在精心布置的光线下,玄色如暗夜苍穹,繻裳如初升旭日,极具视觉震撼力。十二章纹,衣服上以金线、彩线缂丝或刺绣日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