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怒赫,李泰与李承乾都不言了。
闭嘴仰首,眺望天幕了。
【为何我会这么说呢。】
【这得从楚王李宽提出的经济论来讲。】
【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民富,国富也!民穷,国穷也!】
【而想要民富,财富一定是要流通,不可积存于世家、商人之手。】
李世民诧异一声:“哦!这句话倒是有点意思了。”
天幕画面一晃,出现李承乾与李宽对话的画面。
【唐承宗询问道:“此话有理,但何解?”】
【楚王侃侃而谈:“简单来讲,就是刺激消费,让世家把钱都拿出来消费,并激发商人走商的欲望。”】
【“同时,抽取高额的商税,不仅可限制商人,也可充盈国库!”】
【“最终,用于民!”】
【“当然,它的威力不仅如此!”】
【“若用到极致,可灭一国!”】
【“就如同当初三国中的诸葛亮用的计谋一样,他以发行直百五铢大额钱币吸收民间贵金属,并与东吴建立“锦马互市”进行资源置换,最终,断了蜀锦,让东吴的经济惨遭破坏。”】
【唐承宗一听到这个能灭国,眼前一亮,归根结底,他内心想开疆扩土啊:“有意思有意思!”】【“详细跟我说说。”】
【后面经过楚王的长篇大论与各大官员的议论。】
【最终,楚王的经济论被采纳。】
【接下来,大唐与各国进行密切交流,边境各大互市纷纷开启。】
【同时,解除严格的宵禁制度,采取较为宽松的通商制度!】
【一年之间,走商之人按指数暴涨,财富也快速流通,各大娱乐场所拔地而起!】
【大唐长安不夜城的盛世也就此降临。】
【更有不少诗人作诗歌颂,什么“长安灯火夜如昼,不夜城中乐未休。”、“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等等著名诗词就此问世!】
【然后,随着互市通商大规模开启,吐蕃等国贵族享乐之风愈发严重,深受大唐文化影响,纷纷向往大唐,想见见那传说中的长安不夜城的美景。】
【因此大批吐蕃等国贵族,一有空就随商队,行万里路,来长安长长世面。】
【来过长安之人,享乐一番后,身上耗尽了钱财,只能回去。】
【回去后,对着同一阶层的贵族吹捧长安的雄威与辉煌,从而吸引更多人前往。】
【此举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大唐的商业,也让大唐出现了新的岗位,为百姓增加了就业几率,只要勤劳就不会有饿死的情况出现。】
【甚至让各国贵族财富全部集中于长安之中,变得极度依赖大唐的经济。】
李世民看着这,眉头一挑,此法虽好,但有缺陷。
因为重视商业,农业就会受到抑制。
毕竟商人财富的快速累积,会吸引大批人弃田为商,导致田地荒废,再遇天灾人祸,粮食产量会极度下降。
所以,这里面是有什么原因保持吗?!
希望天幕能提上一嘴,这样大唐就可直接参考借用了。
房玄龄一见,立马紧锁眉头。
他看出了经济法的弊端。
可李承乾与褚遂良等人不是傻子,一定是有解决办法才会这样施政。
于是,他叹了叹气,心想。
若天幕详细讲到还好。
可要是天幕没说,陛下要求我去琢磨出来,那岂不是头都要大了。
唉!真难。
【那时的唐承宗可是得意至极啊!】
【因为他创造了盛世啊!】
【而且,只要时机一到,就可起兵攻吐蕃等国,开疆扩土。】
【可意外出现了。】
【这个意外还得从承德八年说起。】
【承德八年!走商之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