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朝廷即使派出大军灭了楚王,但还是有可能引起其他封王引兵作乱。”】
【“甚至会让其他国家看到机会,纷纷出兵攻打大唐。”】
【“到时,朝廷不仅会处处应敌,百姓蒙难,甚至还会造成国库空虚。”】
【“最终,致使太宗贞观一朝的累积毁于一旦。”】
【“臣不得不夸上一下,楚王这一刻谋反,选得时机恰好,颇有心机啊。”】
【恨不得生啖他肉的李泰,已读乱回了:“说得对,李宽这个竖子在这个时候谋反,当真是其心可诛!!!”】
呵呵,李泰,就凭借着此言,你未来就不得善终咯。
李宽一听,眼眸一眯,心中冷笑。
【听到他的话,长孙无忌有点无奈,挺心累的。】
【但奈何他身为大唐大臣,以及是李泰的亲舅舅,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
【因而,还是打起精神来,提建议:“所以,臣认为,当派大军以围定州的楚王府为主。”】【“待楚王粮草断绝,士兵自会绑了楚王,献于陛下。”】
【“这样大唐便不废一兵一卒,而化兵事为无,了却楚王谋反之事。”】
【“同时,还应该派人去安抚其他封王。”】
【“当然,所派之人,要亲善,不可用挑衅之言来反激怒封王,以免再起祸事。”】
【“最后,加守长安防线兵力,因为定州距离长安不远,除去兵力阻挡等各方面因素,十来日行程便可带兵抵达。”】
【“陛下,臣之策,便如此。”】
【心态放平许多的李泰,分析了一下,觉得可以做,因此微微颔首,赞道:“此计可行,司徒不愧是随父皇治国多年,随意一想,精妙的策略就此一来。”】
【长孙无忌低了头,作揖道:“陛下谬赞了。”】
【持有不同意见的司马苏瑁又出声了:“陛下,臣认为司徒大人所言不妥。”】
【“柔和策略,只会有助于封王的野心,会让各大封王效仿。”】
【“而雷霆手段,会熄灭掉他们的野心,从而使他们乖乖听话。”】
【“再者,围而不攻,若拖久了,万一其他封王瞧此妙机,趁机作乱,岂不是无法及时派大军镇压,从而对大唐产生更大的灾祸。”】
【“故臣认为,还是尽快派能将精兵,快刀斩乱麻,伐之,以示陛下的天威。”】
【“同时,也能借此机会,震慑封王,来让封王心甘情愿地交出手中的兵权。”】
【“实现陛下效仿当初太宗皇帝的节制天下兵马的心愿。”】
【一番魅惑之语后,说中了李泰的心坎当中,让他动摇了。】
【他目前,最想要的就是收回兵权。】
【不然就不会搞出那么多事来。】
【毕竟收回封王的兵权后,封王对他来讲,至此再无威胁。】
【而他也能聚一国之力,伐高句丽等国,开疆扩土。】
【实现父皇一直都未完成的心愿。】
【同时,还能专心治国,让大唐盛世就此降临。】
【因而有野望的李泰,倾向于自己麾下的能臣,司马苏瑁了。】
【李泰微微颔首:“有理有理。”】
【没几下,做出决定的他,就公布采纳司马苏瑁所献之计。】
【长孙无忌刚想开口,李泰直接打断了:“司徒,不必谏言。”】
【听此,长孙无忌叹了叹:“是,陛下。”】
【李泰又起了一个头,问道:“现在该议,何人统率大军?”】
【房遗爱深知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遇,主动请求:“陛下,交给我吧!”】
【李泰没瞧过他有什么出色的军事才能,当即,迟疑道:“你,能行吗?!”】
【房遗爱:“能行的。”】
【“臣愿立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