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此,李勒提醒道:“陛下,你出兵可以,但一定要留有足够士兵护卫自己。”】
【“朕明白!”】
【李泰回话:“朕可相当惜命呢!朕会留五千士兵在阵营里,护卫朕。”】
【之后,李泰就分散兵力,分别攻之,想一举灭掉高句丽的有剩力量。】
【自然,五千兵力留在阵营,护卫他,以保他的千金之躯。】
【可后面出意外了!】
【高句丽见自己计谋得逞,便出狠招,从四面八方派出一万五千精锐士兵围攻李泰所在的营地,并以火油攻之,制造黑烟。】
【同时,在高句丽与大唐的几处战场上,高句丽大肆散播谣言,称:“你们中计了。”、“你们的陛下已经出事了。”、“你们看,你们营地大火连天,已经被攻陷了。”等等。】
【以此来扰乱大唐军队的军心。】
【不少大唐士兵看见营地所处的天空,有大量黑烟,又听高句丽这样讲,以为出事了,无心作战,战力大幅度下降,哪怕有将领大喊都无济于事。】
【对此,高句丽也不反攻,而是继续拖住唐军,因为看守粮草的一大半都是老弱病残的,没有太强战力。】
【其真正战力,是要去攻打李泰。】
【因为高句丽的真正意图是李泰这个皇帝,而次要目的是拖住这些攻打他们粮草的唐军,让唐军不再汇合。】
【此时此刻,高句丽计谋生效后,唐军营地纷纷涌来了大批穿着锈迹斑斑的甲胄的高句丽军。】【尤其是在这个擅长军事的渊苏盖文领导下。】
【唐军被打的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营地帐篷更是烽火连天,冒出浓浓的黑烟。】
【本来还在帐篷里,等待好消息的李泰,听见厮杀声,慌了神:“出什么事了!外面出什么事了!!!”】
【司马苏瑁等人,也是一头雾水,刚想说什么。】
【这一刻,将军甲胄的李勒闯了进来,急促道:“陛下,你赶紧移驾吧!”】
【“高句丽派出上万士兵来围攻我们!”】
【“我们中计了!”】
【其他人一听,觉得事态严重,也纷纷劝。】
【李泰又慌了一下,但没几下,他冷静一想,噗笑一声:“李勒将军,你没有搞错吧!”】【“你让朕移驾?!”】
【“你这是让朕避他们锋芒!?!”】
【“搞笑!”】
【“朕可是留下五千兵马!”】
【“灭高句丽这点人马简直是轻而易举的。”】
【李泰这时颇有大将之风,仿佛翻手之间,高句丽精锐士兵灰飞烟灭。】
【随后,他当即喝道:“传朕军令,听朕指挥!”】
【“大军直拔,反攻!杀!!!”】
【李勒一脸无奈,还不是李泰瞎指挥让营地防守力度空洞:“反攻不了了!营地已经是被攻陷四分之一了。”】
【“陛下,再不走的话,恐怕要就永远留在这了。”】
【听完后,李泰彻底慌了:“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毕竟他自己的小命可不能有失。】
【生怕一没,未来国家与皇后都是别人的了。】
【后面,李泰真的是逃了。】
【当然,那时,李泰还叫忠心耿耿的李勒一起走,但李勒以与士兵共同亡的话,留了下来。】【李勒见他走了,也是放心下来,决定与高句丽死战。】
【最终,李勒在营地里,身中数矛,无力再战,睁眼望着向着长安的方向,缓缓地倒下了。】【他那临终前的唯一念头:“太宗皇帝,勒来陪你了!!!”】
【渊苏盖文见此,眼中惋惜:“真是个人物,好生保护,后面看看能不能与大唐换点物资。”】【“是!”】
【后面,因李泰逃走,不少大唐士兵无心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