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贾张氏只能拿着收拾了一半的包袱,在姚启文的注视下,跟着贾大江走出了贾家。
在踏出四合院的时候,贾张氏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眼中满是不舍,也不知道她余生还有没有机会,重新回到这里。
“大水媳妇,走啦!”
没听到脚步声的贾大江,一回头,就看见贾张氏傻愣愣地站在四合院门口,立马开口催促。“妈,你放心,我会经常回贾家村去看你的。”
贾东旭言辞凿凿地保证。
除了贾东旭外,余下的人没有一个跟贾张氏道别。
笑话,好不容易头号“搅屎棍”被遣返了,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道别?
那是不可能的事。
贾张氏阴恻恻的目光扫过众人:“一群黑了心肝的玩意,哼!”
贾张氏骂完转身就走了。
只留下平白无故又挨了一顿骂的刘大妈等人,气得肝疼。
怪不得宋母早早就回了家,不凑这热闹,怕是早就想到了这茬子,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这话还真没说错,他们就没想到,离开前贾张氏还能来个无差别开骂。
次日六点不到,宋文扬跟父母三人已经站在锣鼓巷站等早班车。
前进村隶属FT区向阳公社,距离东城区足足几十公里远,可不是贾家村那种,赶个牛车来回不到三小时能比的。
所以往常宋母回前进村,都会选择从锣鼓巷站坐早班的公交,再经过两次换乘,才能坐上前往向阳公社的公交。
这一趟下来,单算坐公交的时间,也得花上近两个多小时。
就这的前提,还得是能像今天一样顺利换乘到公交,不然还得再多浪费几十分钟等车的时间。“同志,您去哪啊?”
售票员笑着问道。
走在最前的宋文扬,指了指后面跟着的宋父和宋母:“同志,我们三人去向阳公社。”
售票员点了点头,熟练地从胸前的售票包里掏出车票,递给宋文扬:“到向阳公社2角,三人6角,这是车票,您可拿好嘞。”
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或许是时间过早的缘故,这班车里并没有几个乘客。
考虑到路程遥远,宋文扬招呼着宋父宋母,坐到了售票员的后一排。
公车司机一看到他们坐下,一脚油门就踩了下去。
车子出发没多久,前排闲着无事的售票员,就转过头来找宋母唠嗑:“大妹子,你们这是回村探亲?哪个村的啊?”
不是售票员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宋文扬三人的目的,实在是大包小包的太过显眼。
“前进村的,趁着他们父子俩都休息,回村子里看看。”
宋母笑着回道。
“休息?”
售票员闻言眼睛一亮,能周日休息的,至少也是个临时工。
售票员认真打量着宋文扬:“小伙子瞧着精神头挺足的,是做啥工作的呀?”
“公安。”
宋文扬呵呵笑着,这剧本他熟,穿越前每次过年时,他都得经历一遍。
一听到这回答,售票员猛地一拍手,笑得更加真切:“原来是公安同志,看你这么年轻,不知道成家了没?”
早有准备的宋文扬摇了摇头,淡定微笑:“大妈,我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
1961年时,法定结婚年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
宋文扬这句话的潜意思,是劝退想拉媒的售票员,却没想到让售票员大妈更兴奋了。
“没事,可以先处着对象。”
售票员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我那侄女在服装厂工作,虽然是临时工,但长得好,屁股又大,准能生儿子,我介绍给你认识认识?”
宋文扬脸色一僵,赶忙摆了摆手:“大妈,多谢你的好意了,我暂时没有处对象的想法。”宋母虽然有点意动,但感受到宋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