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市的粮食虽然贵,但至少还能用钱买到,也算是给人留个条活路,毕竟四九城里还是工人家庭居多。”
说到这里,姚启文无奈地摇了摇头:“所以往日里我们就算知道鸽子市的存在,只要不是太明目张胆,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要把鸽子市端了,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祸事。”
宋文扬点点头,他之前只是没反应过来,如今听姚启文这么一说也就明白,有高价粮吊着,也算是给人留下个希望,相对应的,铤而走险的人就会少许多。
“可...东城分局那边已经把鸽子市端了。”
宋文扬摸着下巴,开始思索东城分局这一行动的深意。
“额。”
姚启文脸色一僵,他也没搞懂东城分局为什么要端了鸽子市,总不能是为了区区不到百斤的粮食和二十来斤猪肉。
真要是这样,那可不仅仅是杀鸡用牛刀,得是高射炮打小鸟了。
托了写报告小能手宋文扬的福,今日份的工作已经早早完成,且距离下班时间不到半小时,两人索性开始琢磨起东城分局这一行动的意图。
」”
突然宋文扬脑中灵光一闪,打了个响指,朝着看过来的姚启文说道:“姚副队,你说会不会是为了清盲流做的准备。”
城里的高价粮吃不起,可以回农村赚工分分粮食啊!
要知道之前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全民大办工业,工厂增设了不少工作岗位,可是吸引了好一批农村青年劳动力拖家带口地拥进了四九城,例如贾家。
虽然这些家庭里可能就出了一个工人,但一个工人每月几十块的工资,就足够顶全家人在农村辛苦耕作一两年的收入,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因此,这些家庭往往都顺利定居四九城了。
可现在粮食匮乏,急需更多劳动力恢复农业生产,以保障粮食供给,这也就是清盲流运动的原因。经过前几次的清盲流,能劝返的,能强制的,基本已经被清得差不多,剩下都是些难搞的,懒惰的,就想靠家人供养不愿劳作的。
而这些人都有一个相同点,农村户口,没有定量,只能吃鸽子市里的高价粮。
那么,东城分局端掉鸽子市,无疑就是一记釜底抽薪,以此逼迫这些人不得不回农村赚口粮。清盲流的事,姚启文自然也有收到风声,也知道这次行动不像前几次那样雷声大雨点小。
将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分析,得出的结果还真有可能如宋文扬想得一样,端掉鸽子市是为了逼迫那些人回农村耕作,减轻城市粮食压力。
这也就能解释得通,为何一个偌大的鸽子市,才仅仅查获出那丁点东西来。
明白过来的姚启文,无奈地叹了口气,感叹了一句:“这鸽子市背后的人,消息可真是灵通。”鸽子市都被端了,他才得到消息,结果人家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不仅将大批物资都给转移走了,还心照不宣地留下点东西配合人查获。
宋文扬沉默不语,他明白姚启文这句感叹为何,只不过这种事情上数五千年,下算六十年都难以杜绝。一句话,贪就是原罪。
“鸽子市被端这件事,总归是好的,至少接下来这段时间里,粮店的粮食应该充足些了。”“你说得对!”
姚启文的低落永远不会持续太久,这不,脸上又挂上笑容:“反正我家里人都有定量,不吃高价粮,这事对我而言,只有利没有弊。”
“正巧,我也是,而且这件事对我来说更有利。”
宋文扬笑得比姚启文更加灿烂。
没了鸽子市,贾家的粮食压力瞬间大了不少。
易家两人份的定量不到五十斤,再加上钳工是重体力活,必须得吃饱,易中海撑死最多也就能补贴贾家十斤棒子面。
到那时,有钱也买不到粮食,贾家几人不得饿肚子。
说不定,清盲流开始后,秦淮茹会是第一